笑鸮(英文名:Laughing Owl,学名:Ninox albifacies),是鸮形目鸱鸮科鹰鸮属的鸟类。已灭绝的新西兰特有猫头鹰。当欧洲人在19世纪中期抵达新西兰时,笑鸮仍广泛分布,但在1914年后几乎完全消失。这种猫头鹰以其独特的‘笑声’叫声而闻名,体长约35.5至40厘米,翼展约26.4厘米,重约600克。羽毛呈黄褐色,带深褐色条纹,眼睛非常暗红棕色。
外形特征:笑鸮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陆地猫头鹰,体长38至47厘米,体重约600克。头部宽阔,翅膀短,尾巴和腿长。额头、头部两侧和喉咙呈灰白色,带有黑色羽轴;面部面具从白色到浅赤褐色,边缘明显但不规则;上体呈赤褐色,有深棕色条纹,羽毛边缘为白色至赭黄色;肩部和翼覆羽深棕色,条纹和点状黄色;尾巴深棕色,有黄色横纹;下体深赭色,广泛有深棕色条纹;喙灰角色;眼睛非常深的红棕色或榛色;腿被淡赭色羽毛覆盖;脚趾呈淡棕色,覆盖着深色毛发。幼鸟特征未描述。
鸣叫特征:笑鸮的叫声被描述为一系列悲凉的尖叫声,频繁重复,类似人的笑声,因此得名。叫声还被描述为像小狗吠叫,或是远处两人互相呼喊的声音,甚至是一声忧郁的呜咽,或高音的叽叽喳喳声,通常在阴暗潮湿的夜晚或雨前听到。
生活习性:笑鸮主要栖息于岩石山谷和悬崖的开阔地带及温带林地,也出现在灌木丛和森林边缘。它们被认为是留鸟,以蚯蚓、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如鸟类、蝙蝠、啮齿类、青蛙和蜥蜴为食。据推测,笑鸮主要在地面狩猎,也会从低矮的灌木或树木下部捕食,活动时间主要是夜间和黄昏。
生长繁殖:繁殖习性知之甚少。产卵期为8月末至10月。巢建在干燥的岩石缝隙或巨石下,有时巢穴用干草、莎草、根等物质铺垫。一般产2枚蛋,由雌鸟孵化;孵化出的小鸟身披粗糙的黄白色绒毛。
区别辨识:笑鸮与其他猫头鹰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特有的叫声和颜色模式。由于已灭绝,现代辨识主要依赖于历史标本和描述。
保护现状:IUCN:EX(灭绝)
地理分布:笑鸮曾经广泛分布在新西兰北岛南部半部的低降雨区,南岛东部的南方山脉,以及斯图尔特岛。在北岛,它们出现在塔拉纳基山和怀拉拉帕的森林区域。在南岛,它们居住在尼尔森、坎特伯雷和奥塔哥的低降雨区,包括山区和可能的峡湾地区。
其他:笑鸮的灭绝主要归咎于欧洲定居者的到来,导致栖息地变化和引入的捕食者(如鼬科动物和家猫)的影响,以及人类的迫害。最后一次确认的标本发现于1914年,之后的疑似目击报告和声音记录直到1950年,但均未得到证实。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笑鸮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笑鸮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