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塚雉

Malleefowl Leipoa ocellata

斑塚雉(英文名:Malleefowl,学名:Leipoa ocellata),是鸡形目冢雉科斑眼塚雉属的鸟类。大小类似家鸡。以雄鸟构建的大规模巢丘和雏鸟孵化后的缺乏亲鸟照料而闻名。斑塚雉是Leipoa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

外形特征:斑塚雉体长约60厘米,雄鸟体重2000至2800克,雌鸟体重1520至2050克。其特征为灰褐色的羽毛,上有黑色、白色和栗色条纹,头部扁平,颈部灰色,胸部灰色,背部和尾部有强烈的斑点图案,用于伪装。雌鸟比雄鸟略小且轻。虹膜呈榛色至棕色,眼周皮肤蓝色到暗灰色,喙蓝角至黑色,腿和脚蓝灰色至黑褐色。幼鸟外观与成年相似但体型较小,幼雏为灰褐色,背部有奶油色条纹。

鸣叫特征:斑塚雉最常听到的是领地叫声,通常在靠近巢丘附近发出,由雄鸟发出响亮的轰鸣声,被描述为“uh-uh-uh-oome-oome-oome”,最多重复五次,可远达800米。有时雄雌会合唱,雌鸟以高音的‘waugh waugh’回应雄鸟的轰鸣。

生活习性:斑塚雉栖息于半干旱地区的温带林地和灌木丛,尤其是多茎的Mallee桉树植被区,年降雨量在300至430毫米之间。它们在食物丰富的巢丘周围活动,雄鸟几乎全年都在维护巢丘,有时每小时都会返回巢丘。斑塚雉主要以种子为食,但也吃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斑塚雉在三月至五月开始建造巢丘,但更常见的是六月至八月。它们通常是单配的,拥有强大的配偶关系,持续至少六年。雄鸟主要使用树叶、树枝、树皮、碎片和沙子建造巢丘,巢丘高度可达60至75厘米,直径270至450厘米。雌鸟在一个季节内通常产卵15至24枚,间隔平均为6.4天,孵化期平均为62至64天。

区别辨识:斑塚雉是Megapodidae家族中最独特的物种之一,以其淡色、图案化的羽毛和扁平的冠饰而著称。与其他冢雉科成员相比,其巢丘建造和维护的复杂性以及特定的叫声是识别的关键。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斑塚雉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部至新南威尔士州中东部,主要集中在三个独立的群体:默里-默伦比吉河盆地、斯宾塞湾以西沿辛普森沙漠边缘以及西澳大利亚州肥沃西南角的半干旱边缘。

其他:斑塚雉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破坏、放牧影响、火灾和外来掠食者的引入。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斑塚雉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