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鹰鹃

Large Hawk-Cuckoo 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

大鹰鹃(英文名:Large Hawk-Cuckoo,学名: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是鹃形目杜鹃科鹰鹃属的鸟类。俗名:大鹰鹃鹃、子规、鹰头杜鹃、贵贵阳、米贵阳、阳雀,又称子规、鹰头杜鹃、贵贵阳、米贵阳、阳雀。其尾部次端斑呈棕红色,尾端白色,胸棕色并带有白色及灰色斑纹,腹部具白色及褐色横斑染以棕色。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至中国东部和亚洲东南部,包括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秦岭至四川、西藏、云南、海南等地。

外形特征:大鹰鹃体型较大,长度可达38-40厘米,体重116-163克。成鸟暗色型上体棕色,头顶、颈背和颈部灰褐色,尾羽条纹为灰褐和黑色相间,尖端白色,翅膀有明显条纹;下体白色,喉咙有灰色条纹,上胸锈色,黑色条纹显著,侧腹和腹部有宽黑条纹;胸前有橙色调,眼环黄色,虹膜淡黄至橙色,喙上部深色,下部绿灰色,腿脚黄色至橙黄色。淡色型成鸟上体较暗色型更浅,边缘色更淡,喉部和上胸为锈色和白色相间条纹,下体奶油白色带锈色条纹。亚成鸟头部灰青铜色,上体和翅膀暗棕色带锈棕色条纹,下体白色或淡黄色,有黑色泪滴状条纹。

鸣叫特征:大鹰鹃在繁殖季节,于黎明和黄昏至夜晚鸣叫,发出响亮的尖叫哨音,类似‘brain fe-ver’或‘pi-PEE-ha’,速度和音调逐渐加快至狂热高潮,最后以‘bee-frever’结束。雌鸟会发出一系列短促的‘dRUu-dRuu’音符。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林地,最高可达海拔1600米,冬季常到平原地带。隐蔽于树木叶簇中鸣叫,白天或夜间都能听到其声音。主要食物为昆虫及其幼虫,包括毛虫、半翅目昆虫、蟋蟀、蚱蜢、甲虫、臭虫、蟑螂、蚂蚁和蜘蛛,也会吃浆果和鸟蛋。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4月至7月,寄生于多种鸟类巢中,如纹背捕蛛鸟长嘴捕蛛鸟、Nepal Shortwing、矛纹草鹛白颊噪鹛黑脸噪鹛画眉台湾斑胸钩嘴鹛橙翅噪鹛和Common Magpie等。产卵1-2枚,卵呈橄榄灰色,密布褐色细斑,孵化期13-14天。

区别辨识:大鹰鹃普通鹰鹃更大,成鸟可通过下巴的黑色斑块轻松区分。在外观、行为、分布和鸣叫声上与同属物种有所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从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至尼泊尔,那加丘陵,曼尼普尔和梅加拉亚,向东至中国(四川,北至黄河谷),台湾,南至缅甸、泰国和印度支那。越冬主要在印度东北部和泰国南至印度南部、马来半岛、安达曼群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和菲律宾。

其他:在一些地区,如中国云南和海南、曼尼普尔、泰国北部和可能的缅甸东部,大鹰鹃为留鸟,但在苏门答腊非常稀少,在大巽他群岛的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在菲律宾为罕见和局部的过境和越冬访客。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大鹰鹃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