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斑杜鹃

Banded Bay Cuckoo Cacomantis sonneratii

栗斑杜鹃(英文名:Banded Bay Cuckoo,学名:Cacomantis sonneratii),是鹃形目杜鹃科八声杜鹃属的鸟类。俗名: 波斑杜鹃。体小(约22厘米)的褐色多横斑型杜鹃,与八声杜鹃的区别在于头部具有眼纹和过眼线。分布于自中国以南西抵印度、斯里兰卡、东抵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诸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多见于山林或其他密林中的开阔场所、有时到耕地附近的树丛中以及常久停于秃枝顶上。

外形特征:成年栗斑杜鹃头部和背部呈亮赤褐色或湾色,广泛带有深棕色条纹。嘴部长而略弯,具有醒目的白色眉纹,眼睛上方有一条白色线条。尾羽赤褐色,有次端黑带和狭窄的白色尖端;下体白色,带有细密的波状棕色条纹,飞羽下侧淡赤褐色,基部白色。虹膜黄色至棕色,喙黑色,脚灰色。幼鸟相似,但冠部和上背有白色羽毛尖,脸更白,下体条纹窄而不规则。waiti亚种较暗,更多棕色(少赤褐色),下方有更深更粗的条纹和大的尾下黑斑点;fasciolatus亚种比其他亚种小,颜色更深,上部橄榄棕色光泽青铜色;musicus亚种也较小,上部更浅更亮的棕色,下方条纹密度较低。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节奏4个音符的‘smoke-yer-pepper’叫声,比四声杜鹃更快且更哀怨;还有一种上升的叫声,由3-4个缓慢的哨音组成,随后是3-6个较快的音符,音调逐渐升高至突然停止。

生活习性:栗斑杜鹃栖息于开阔或密集的阔叶林、落叶和常绿森林、森林边缘、次生灌木丛、农田。海拔低至900米,更罕见至1500米,在喜马拉雅山脉偶尔可达2400米。昆虫为主要食物,尤其是毛虫(Pieridae, Notodontidae, Arctiidae),但也吃蝽和蚱蜢。在东南亚如婆罗洲、泰国和马来半岛为留鸟,但在印度部分迁徙,广泛散居于季风季节。在尼泊尔可能是夏季访客(2月-10月)。菲律宾种群是否为当地繁殖者或非繁殖访客未知。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印度随寄主而异,2月至8月;在斯里兰卡,幼鸟出现在6月和10月;在马来西亚,鸣唱从1月至5月。营巢寄生:寄主包括印度和爪哇的黑翅雀鹎、斯里兰卡的赤黄山椒鸟。蛋模仿雀鹎的蛋,白色,稀疏的红棕色斑点;18 x 14毫米。巢雏会将寄主的蛋和雏鸟驱逐。

区别辨识:八声杜鹃亚成鸟的区别在于:栗斑杜鹃叫声为四声(繁殖期音节增多);八声杜鹃的叫声为八声。栗斑杜鹃具有过眼纹,面部偏白色,下体偏白;八声杜鹃亚成鸟下体橙褐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远东:印度和斯里兰卡至中国南部,亚洲东南部,大巽他群岛和巴拉望(菲律宾西南部)。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其他:部分种群可能迁徙或部分迁徙,尤其是在印度,主要在季风期间出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栗斑杜鹃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