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马岛鹃

Coquerel's Coua Coua coquereli

科氏马岛鹃(英文名:Coquerel's Coua,学名:Coua coquereli),是鹃形目杜鹃科马岛鹃属的鸟类。以长尾和长腿著称,腹部呈赤褐色,脸部裸露皮肤全蓝。栖息于马达加斯加西部和北部的干燥落叶林中。较为羞怯,遇扰即迅速远离。叫声独特,常发响亮的‘kwaaa’声,随后是3至4个较低的‘kwe’音节。

外形特征:成年科氏马岛鹃体长约42厘米,体重约135克(幼鸟)。上身橄榄绿,面部黑色,尾端白色;喉咙和胸部淡黄色,下胸赤褐色,腹部暗棕色至黑色;眼周蓝色裸皮,眼后粉红色,喙黑色。幼鸟颜色较淡,面部缺乏黑色边缘羽毛,翅膀覆羽棕带黄边,下体灰白条纹,眼周略被羽毛,蓝灰色,虹膜深棕色,喙肉色,嘴峰赤褐色,脚和腿灰色。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清晰的‘kewkiwkewkewkew’声,同时伴有哼声和尖锐的‘ayoo-ew’。

生活习性:主要在森林地面活动,偶尔在1至5米高的中间层觅食。以昆虫、蜘蛛和浆果为主食,其中果实占饮食的20%。活动范围广泛,包括林间小径。

生长繁殖:一夫一妻制。繁殖期在雨季,大约11月至次年4月。巢由双方共同筑建,位于密林或藤蔓中,距离地面2至4米。巢呈碗状,由枝条、小枝、叶柄和树皮构成。每窝产卵2枚,蛋壳呈哑光白色,尺寸约为33.5mm x 25mm。幼鸟出生时无绒毛,眼睛紧闭,约9至10天后离巢,尚不能飞行,依赖双亲喂养。

区别辨识:大马岛鹃相比,体型更小,面部无粉色裸皮。与红顶马岛鹃区别在于尾部和腿部较短,腹部赤褐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马达加斯加西部相对常见,尽管面临捕猎威胁。存在于多个保护区,如Zombitsy森林保护区和Ankarafantsika自然保护区。

地理分布: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西部和东北部的干燥落叶林和画廊森林。

其他:以法国海军外科医生兼博物学家Charles Coquerel命名,1867年由Alfred Grandidier首次描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科氏马岛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科氏马岛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