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凤头马岛鹃

Verreaux's Coua Coua verreauxi

南凤头马岛鹃(英文名:Verreaux's Coua,学名:Coua verreauxi),是鹃形目杜鹃科马岛鹃属的鸟类。树栖性的灰上白下的长尾鸟,以独特的紫蓝裸眼皮肤和好奇、活泼的性格著称。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的荆棘森林地带,接近低海拔的盐湖附近,该区域持续干燥了4万年,物种适应了节水环境。该鸟得名于法国鸟类学家Jules Verreaux。

外形特征:成鸟长34至38厘米,体重约98克(雄鸟)至101克(雌鸟)。头部有暗尖的淡灰色冠羽,背部绿色带灰,尾部蓝光泽,末端白色;腹部白色;面部裸露皮肤蓝色,后部转为粉红,虹膜深棕至灰褐,喙细长黑色,基部灰色,腿脚黑色。幼鸟的冠羽较短,翼覆羽和飞羽顶端肉桂色,尾羽更窄尖,尾端白色斑点小,喙灰,虹膜褐灰,面部皮肤灰。

鸣叫特征:最常发出的叫声是干燥的沙哑声。也发出类似‘coy coy coy’的重复叫声,比凤头马岛鹃的叫声更短促、尖锐、粗糙;还有响亮的‘quark quark’声后接柔和的‘coo coo’声,黄昏时分的‘trew-ee trew-ee trew-ee’响亮叫声后接柔和的‘crow crow crow’。

生活习性:栖息于亚热带干燥荆棘灌木丛,尤其是生长在砂质或石灰质土壤上的Euphorbia和Didierea灌木丛。活动范围从海平面到225米高。食物主要包括昆虫、小型脊椎动物(如蜥蜴)、Cassia meridionalis的果实和种子。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偶尔在繁殖后以四口之家的形式出现。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从10月持续到4月,已知在10月、1月和4月有活跃筑巢记录。巢建于1.5至4米高的刺树中,如Euphorbia,巢由树枝搭建,有时衬以苔藓,直径约15厘米。孵化和育雏信息未知,但双亲共同喂养幼鸟。

区别辨识:凤头马岛鹃相似,但体型更瘦小,尾羽更长且末端黑色,胸无粉色,尾下覆羽无橙色。幼鸟特征明显区别于成鸟。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木材砍伐用于生产木炭,尤其在道路旁和城镇附近。在适宜生境中相对常见。

地理分布:分布于马达加斯加沿海远南部,主要在R Fiherenana和R Menarandra之间,北至Salary–Bekodoy森林,也有孤立记录在Beloha、Cap Sainte Marie特殊保护区、Tsiombe和Mandrare盆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南凤头马岛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南凤头马岛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