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鸡鹃

Red-billed Ground Cuckoo Neomorphus pucheranii

红嘴鸡鹃(英文名:Red-billed Ground Cuckoo,学名:Neomorphus pucheranii),是鹃形目杜鹃科鸡鹃属的大型地面活动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西部的低地森林中,包括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可能也存在于厄瓜多尔。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红色的喙和脸部,上体呈青铜绿色,翅膀栗色,头顶黑色,下体主要为灰色,胸部有黑色带纹。由于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该物种较为罕见,对其了解有限。

外形特征:红嘴鸡鹃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地面杜鹃,全长约43至55厘米,尾部占了约一半的长度。喙大而弯曲,颜色为红色或橙色,尖端绿或黄色。成鸟头部顶部为深蓝黑色,带有紫色光泽,背部橄榄棕色,臀部带青铜绿色光泽。尾巴深栗色,中央羽毛上方带有橄榄绿色光泽。翅膀主要为栗色,外侧初级飞羽黑色并带有紫蓝色光泽。脸部灰白色,眼周皮肤红色,眼后有亮蓝色皮肤。喉咙和胸部灰色,胸部边缘有黑色,腹部颜色从浅灰到黄褐色不等。两性羽毛相似。幼鸟上体为棕色,无光泽,头部顶部黑色,翅膀紫栗色,喉咙和胸部黑色,腹部棕色。

鸣叫特征:红嘴鸡鹃发出的叫声为一系列深沉的上升式‘呼’声,持续时间约为1秒,每2秒重复一次。此外,它还会在觅食或受到干扰时发出响亮的喙击声。

生活习性:红嘴鸡鹃几乎完全在地面活动,偶尔会低飞或跳入树中以躲避天敌。它主要在森林地面行走或奔跑,通过跳跃捕捉猎物。饮食以昆虫为主,但也包括其他节肢动物、小型脊椎动物如蜥蜴、两栖动物和小鸟,有时也会吃水果。它会跟随军队蚁群和野猪群以捕捉逃逸的猎物,也会跟随猴子群以食用掉落的果实。

生长繁殖:关于红嘴鸡鹃的繁殖生态知之甚少,其巢穴尚未被描述。1855年曾有人观察到一对成鸟正在孵化两个蛋。

区别辨识:红嘴鸡鹃与同属的棕腹鸡鹃相比,可以通过其红色的喙、黑色的冠部和肉桂色的腹部来区分。此外,棕腹鸡鹃的翅膀为绿色光泽而非栗色,前额为黄褐色而非黑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红嘴鸡鹃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东部秘鲁和西部巴西,位于亚马逊河以北。在哥伦比亚东南部和厄瓜多尔东部也有零星记录。在亚马逊盆地的南部,即东部秘鲁和西部巴西的亚马逊河南部,发现了其亚种N. p. lepidophanes。

其他:红嘴鸡鹃已被观察到模仿野猪的声音,可能以此来迷惑潜在的掠食者,使它们相信附近有野猪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嘴鸡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嘴鸡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