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拉鹃

Guira Cuckoo Guira guira

圭拉鹃(英文名:Guira Cuckoo,学名:Guira guira),是鹃形目杜鹃科圭拉鹃属的鸟类。源自Guarani语,意为‘鸟’。这种群居鸟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东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开阔地带,包括巴西、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及阿根廷东北部。其显著特征为橙色松散的冠羽、淡白色的身体与深色的翅膀和尾巴形成鲜明对比。

外形特征:成年圭拉鹃身长约为34厘米,体重约140克,雌鸟略大于雄鸟。上体呈暗褐色,布满白色条纹;下体、喉部和腹部为白色至浅黄色,带有褐色条纹。尾部长而宽,基部及尖端为白色,其余部分呈深棕色。腿脚为深灰色,眼睛和喙为黄色到橙色,眼周有黄色裸皮。幼鸟的翼尖有小白点,喙为黑白相间,虹膜呈浅灰色。

鸣叫特征:其叫声独特而响亮,介于长哨声和哀号之间,一系列下降的音调‘pio...pio...pio...pr...prr...prrr’,亦发出低沉的叫声、高亢的颤音和‘creep’声。

生活习性:圭拉鹃栖息于次生灌木丛、较干燥的树木和灌木草原、潘帕斯草原、牧场、沿海沙丘以及城市边缘地带。它们常在寒冷的日子聚集成群,夜间共栖一树。白天在地面或树枝上觅食,以昆虫、蚱蜢、蝉、飞蚁、蜘蛛、青蛙、蜥蜴、蛇为主食,偶尔也会吃小鸟的蛋和雏鸟。群居性,群体大小通常为6-8只。

生长繁殖:繁殖期主要在雨季8月至11月,巴西部分地区的干季5月至8月也有繁殖。群体生活,春季时部分群体会分裂成配偶对进行繁殖。有时寄生于其他鸟类的巢中,如鸭嘴雀,但多数时间自己筑巢。巢为大型开放平台,由树枝构成,位于刺树的高处。每巢产卵数可多达20枚,平均十枚,由多只雌鸟共同产卵。孵化期为10-15天,雏鸟皮肤苍白,覆有白色绒毛,喙淡色,具黑色脊线和下颌支,口内壁淡色有突起,舌端有黑杠。幼鸟在受扰时于5-6日龄即可离巢,正常情况下约15日龄离巢。

区别辨识:与其他同属物种相比,圭拉鹃的橙色冠羽、黄色眼环和喙是其显著特征。与鸭嘴雀属(Crotophaga)物种的区别在于其不实行巢寄生或盗食。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西东部和南部至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和乌拉圭。在近100年间,随着森林砍伐形成的开阔地带,其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常见于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圣卡塔琳娜州以及玻利维亚东部。在亚马逊森林区域消失,但在秘鲁东南部的马德雷德迪奥斯可能正在扩张。

其他:已有人工繁殖记录,但幼鸟可能需人工喂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圭拉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圭拉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