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冠蕉鹃(英文名:Purple-crested Turaco,学名:Gallirex porphyreolophus),是蕉鹃目蕉鹃科 Gallirex 属的鸟类。属于未完全分类的Turaco支系。以鲜艳的蓝紫、绿色羽毛和独特的红眼环著称,是斯威士兰的国鸟,其红色飞羽在Swazi皇室的仪式装束中占有重要地位。
外形特征:成年紫冠蕉鹃长42-46厘米,体重在218-328克之间。头部呈现光泽的翡翠绿,额头至耳羽处亦同色,紫冠亮丽,颈部和胸部以绿色为主,泛着玫瑰粉。背部上侧绿色,下侧及翅膀覆羽灰蓝,臀部暗蓝黑,翼端和外侧次级飞羽为鲜红,腹部淡蓝灰色。虹膜棕色,眼周裸露皮肤为鲜艳的红色,喙及腿脚呈黑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翅膀的红色部分较为暗淡且覆盖面积小。
鸣叫特征:紫冠蕉鹃发出一系列类似咯咯声的叫声,起初快速而低沉,随后音调渐长且音量增大,最终突然停止,整个过程持续10-14秒。此外,还会发出短促的单个或双个接触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湿润的林地、常绿灌木丛和沿河植被,偶尔也会出现在海岸森林、Brachystegia林地、城市公园、花园和异域植物园。活动范围广泛,从海平面到海拔1850米的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以多种果实为食,如无花果、Strychnos、Lannea等,也吃多种其他植物的果实和Capparis的芽。在南非,它们会到鸟桌觅食木瓜、番石榴、桑葚和玉米面。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坦桑尼亚为1-3月,在马拉维为1月,在赞比亚为12月,在津巴布韦为10-1月,在南非为11-12月。巢建于地面3-9米高的树上,由交错的细枝构成,藏匿于茂密的藤蔓或寄生植物中。每窝产2-3枚光滑的白色蛋,间隔1-2天下一枚,孵化期约22-23天,由双亲共同承担。雏鸟出生时覆盖着灰褐色绒毛,最初一周几乎不间断地被亲鸟照顾,通过反哺喂养,亲鸟立即清理雏鸟的粪便。雏鸟约三周后开始活跃,离巢攀爬,首次飞行大约在38天左右。
区别辨识:与短冠紫蕉鹃相比,紫冠蕉鹃全身颜色更深,具有红冠和黄色面部特征。亚种chlorochlamys缺少背部和胸部的粉色色调,眼周裸露的红色皮肤延伸更远,腹部和大腿为灰绿色,次级飞羽和尾巴缺乏绿色调。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在南部非洲范围内,虽然分布有限,但紫冠蕉鹃在多个地区相对常见。然而,由于坦桑尼亚严重的栖息地丧失和无差别捕捉,chlorochlamys亚种在其东非范围内已接近威胁状态,仅存几组孤立的小群体。
地理分布:分布在非洲东南部,包括布隆迪、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卢旺达、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最南端分布至夸祖鲁-纳塔尔省和东开普省边界附近的姆塔姆瓦纳河。
其他:紫冠蕉鹃在南部非洲被视为大型食果者,能将各种植物种子从觅食地远距离携带至筑巢地,有助于种子传播和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紫冠蕉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紫冠蕉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