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克皇鸠

Micronesian Imperial Pigeon Ducula oceanica

密克皇鸠(英文名:Micronesian Imperial Pigeon,学名:Ducula oceanica),是鸽形目鸠鸽科皇鸠属的大型鸽类。体长约为36厘米,重340至406克,头部和颈部呈灰黑色,背部和翅膀覆羽为暗绿色,带有深蓝色光泽。腹部和臀部为红褐色,喙为石板黑色,蜡膜为黑色,眼睛为红棕色,脚为紫红色。雌鸟和幼鸟颜色较暗。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的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雅浦岛、丘克州、波纳佩岛、科斯雷岛以及马绍尔群岛。

外形特征:密克皇鸠体型较大,全长约36厘米,体重介于340至406克之间。上体部分为黑色,带有一层蓝绿色光泽;头部、颈部及胸部为灰白色,腹部及下尾覆羽呈红褐色。成鸟具有显著的黑色角状蜡膜;腿为红黑色。雌鸟个体比雄鸟略小。幼鸟外观类似成鸟,但整体色调较淡,腿部颜色较深,且缺乏成鸟的角状蜡膜;非常年轻的鸟儿背部羽毛为棕色,翼羽边缘为锈色。亚种间主要通过体型大小和头部颜色差异进行区分。

鸣叫特征:密克皇鸠的鸣叫声包括一系列逐渐缩短的嘶哑咆哮声,如'grrow... grrow... grow grow-gr-gr',有时也会发出一系列节奏稳定的类似吠叫的声音,或者是一连串低沉的咕噜声。

生活习性:密克皇鸠适应多种生境,但偏好未受干扰的森林环境。它们主要在树冠层活动,以果实和肉质种子为食。分布范围跨越太平洋的多个岛屿,包括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雅浦岛、丘克州、波纳佩岛、科斯雷岛以及马绍尔群岛。在不被猎捕的区域,它们会出现在次生林、海滩森林和红树林中,甚至在椰子种植园中也能见到其身影。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全年发生,但具体信息有限。巢由松散的枝条构成,搭建在高树的枝叉处,每次仅产一枚卵。

区别辨识:与其他皇鸠属鸟类相比,密克皇鸠可通过其较大的体型、灰黑色的头部和颈部、背部的蓝绿色光泽以及独特的黑色角状蜡膜来辨别。亚种之间的区别主要基于体型大小和头部颜色的差异。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在帕劳、雅浦岛、丘克州、波纳佩岛、科斯雷岛和马绍尔群岛等地都有分布,但数量自1983年以来在某些岛屿上已大幅减少。在波纳佩岛,1983年至1994年间种群减少了约70%,帕劳种群在1991年至2005年期间减少了40%,之后继续下降。丘克州的种群现在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甚至可能已经灭绝。在瑙鲁的高地,2006年至2007年间估计仍有75至100只存活。然而,该物种可能已在基里巴斯和许多马绍尔群岛灭绝。

地理分布:密克皇鸠分布于太平洋地区的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雅浦岛、丘克州、波纳佩岛、科斯雷岛以及马绍尔群岛。在帕劳和科斯雷岛,主要生活在山区。在不受猎捕的区域,它们可见于次生林、海滩森林和红树林,甚至在椰子种植园中。该物种曾经存在于马里亚纳群岛,但目前可能已经在许多马绍尔群岛灭绝。

其他:密克皇鸠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狩猎压力和栖息地丧失,尤其是森林砍伐导致的土地用于农业。虽然在其分布范围内有地方性的狩猎法规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保护,但实际执行力度不足。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密克皇鸠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