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胸鸡鸠(英文名:White-breasted Ground Dove,学名:Pampusana jobiensis),是鸽形目鸠鸽科Pampusana的鸟类。中等体型的地面栖息鸽类。以暗色的身体、背部和肩部带有紫色光泽、独特的白色喉部和胸部以及眉纹而著称。分布于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以及所罗门群岛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成年白胸鸡鸠长约24至25厘米,体重126至158克。头部和面部呈灰黑色,有一条宽阔的白色眼上纹,延伸至眼睛上方和后方;喉咙和胸部为白色;颈背、颈侧、肩羽和紧邻白色喉部及胸部的区域呈现紫色;其余上体和紫色羽毛基部为石板黑色,背部、臀部和内侧次级飞羽有微弱的绿色光泽;尾巴为石板黑色,外侧羽毛有灰色尖端;下体自白色胸部以下非常深的石板灰色。虹膜深棕色,喙黑色,脚和腿为深紫红色。雌鸟相似,但白色胸部可能带有些许黄褐色或灰粉色;除紧邻胸盾的暗区外,下体颜色较淡的石板灰色;上体羽毛的紫色尖端较为有限,给人以紫色区域斑驳的绿黑色印象。幼鸟呈暗棕灰色,多数羽毛边缘呈锈色;在某些个体中,第一次换羽时会出现白色或奶油色的胸部羽毛;在其他个体中,首次胸部羽毛为灰白色(雄鸟)或暗灰色(雌鸟)。亚种chalconota的特征在于喙稍粗重,上体的紫色仅限于上背的一条横带和较小的翼盖。
鸣叫特征:声音为一系列低沉、平坦的‘hoop-hoop’音符,以及类似蛙鸣的呱呱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雨林、季风林、次生林和灌木丛花园,海拔高度可达2300米(在新几内亚)和至少1500米(在新不列颠)。至少部分游荡,仅在野生竹子大量结籽时出现在某些区域。饮食以果实和种子为主,偶尔也会吃昆虫。与同属的一些物种相比,它不完全是陆栖,有时会在高达12至20米的果树林或攀缘竹子的树冠中觅食。
生长繁殖:野生状态下的筑巢习性未被描述。两个7月采集的雄鸟样本睾丸略有增大。在圈养条件下,会产下2枚卵。
区别辨识:雄鸟型个体很容易识别。幼年型与灰喉鸡鸠相似,但白胸鸡鸠体型更大,尾巴更长。雌鸟和幼鸟的辨识要点在于色彩的细微差异,尤其是紫色区域的分布和颜色深浅。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尽管总体上稀少,但在丘陵地带可能局部常见。在一些动物园和收藏中被饲养。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新界的新几内亚和部分俾斯麦群岛卫星岛屿,以及东部和所罗门群岛。
其他:该物种曾归入Alopecoenas属,但于2019年更改为Pampusana属,因后者具有命名优先权。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胸鸡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