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潜鸭

Madagascar Pochard Aythya innotata

马岛潜鸭(英文名:Madagascar Pochard,学名:Aythya innotata),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极为罕见的潜水鸭。原以为已在20世纪90年代末灭绝,但在2006年于马达加斯加西北部Bemanevika附近的Matsaborimena湖被重新发现。该鸭种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内陆的淡水湖泊和湿地,以深色为主,雄鸟具白眼,雌鸟则为暗眼,腹部有白色扩散至两侧。

外形特征:马岛潜鸭体型中等,体长42至56厘米。幼鸭虹膜呈棕色,体羽淡棕色或栗色,腹部颜色较深。成年后,体色加深,雄鸟在第一个冬天后眼睛变为白色。繁殖期雄鸭头部、下巴、喉部、胸部和颈部呈深栗色,背部黑色偏褐,翅膀呈深棕色,带有白色翼纹,腹部至尾下覆羽渐变为白色,翅膀下方亦为白色。喙和腿为深灰色,趾甲黑色。

鸣叫特征:鸣声特征包括雄鸟的类似猫叫的“wee-oow”和滚动的“rrr”声,以及雌鸟的尖锐‘squak’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马达加斯加的淡水湖泊和湿地,偏好有大量植被的浅水湖泊和沼泽。不迁徙,通常成对或单独活动,很少群聚。以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不同于其同属其他物种。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7月持续至2月,巢筑于岸边植物丛中,离水面20至40厘米高,每次产卵6至10枚,孵化期约26至28天。雏鸭上体黑褐色,下体黄色。

区别辨识:与同类物种相比,马岛潜鸭体型较大,颜色更深,尾巴下方白色明显。与白脸树鸭不同,它缺乏苍白的面部特征。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仅限于马达加斯加西北部Banemavka区域的一个湖泊,历史记录显示曾在Central高原的Alaotra湖周边出现。

其他:2006年重新发现后,通过圈养繁殖计划,到2017年已产生大约90只个体,部分个体于2018年12月在Sofia湖重新引入野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马岛潜鸭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马岛潜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