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地鸠

Wonga Pigeon Leucosarcia melanoleuca

巨地鸠(英文名:Wonga Pigeon,学名:Leucosarcia melanoleuca),是鸽形目鸠鸽科巨地鸠属的鸟类。体型丰满,拥有短颈、宽翅和长尾,长度介于38至45厘米之间。其分布范围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至维多利亚州东部,最南可达墨尔本,内陆延伸可达400公里。

外形特征:成年巨地鸠上体呈石板灰色,尾巴蓝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其余尾羽尖端白色。翅膀黑色带褐色,头部前额、前冠、下颌和上喉白色,逐渐变为灰色直至头顶和颈部。眼周黑色,胸部灰色渐窄至腹部形成显著的白色V字形图案。腹部和两胁白色,带有棕色黑色的半月形或楔形标记。下覆羽深棕色,边缘淡黄色。喙基部红色,远端棕色,腿脚深粉红红色。雌雄相似,幼鸟与成鸟类似,但肩羽和上翼覆羽棕灰色,上翼初级和次级飞羽具窄奶油色边缘,腹部标记不甚明显。

鸣叫特征:巨地鸠的鸣叫声为响亮的‘咕’声,重复频率约每秒两次,声音单调而悠远。

生活习性:巨地鸠通常生活在茂密的温带和亚热带雨林、湿润硬叶林、次生林和灌木森林中,尤其偏爱有Acacia、Casuarina或Exocarpus下层植被的环境。有时出现在开阔的林地,只要下层植被茂盛即可。它们在森林中的空地、路边和花园中觅食,要求有足够的遮蔽和相对干净的林地表面以利于行走。在新南威尔士州,它们可在所有海拔高度出现,最高可达900米,但在大分水岭的其他地方记录到高达1800米。

生长繁殖:全年均可繁殖,春季和夏季(9月至2月)为高峰期。巢筑于大树水平枝杈中,直径约30厘米,深度9厘米,离地面2至20米。每窝产两枚白色卵,由双亲共同孵化16至18天。幼鸟在26至27天后离巢,也有报道指出18至19天即可离巢。

区别辨识:巨地鸠以其独特的石板灰色上体、白色腹部和胸部显著的白色V字形图案而易于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从昆士兰州中部向南延伸至维多利亚州东南部,包括昆士兰州南部至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内陆最远可达卡纳文山脉。

其他:尽管在许多地区仍然常见,但其数量已在其分布范围内普遍下降,特别是在昆士兰北部、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这主要是由于狩猎、森林砍伐以及狐狸和野猫的捕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巨地鸠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