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翅鸠

Common Bronzewing Phaps chalcoptera

铜翅鸠(英文名:Common Bronzewing,学名:Phaps chalcoptera),是鸽形目鸠鸽科铜翅鸠属的鸟类。尤其偏爱靠近水源的地区。雄鸟拥有明亮的黄白前额和粉红胸部,两性均具有眼周显著的白色线条,翅膀上独特的红蓝绿斑点是其显著特征。年轻个体色彩较暗淡。

外形特征:成年铜翅鸠体长28至36厘米,雄鸟体重331至356克,雌鸟310至333克。前额呈淡黄色至黄白色,头顶有深紫色条纹环绕,其余部分为棕色;颈部两侧有蓝色灰带,逐渐过渡到粉棕色的下喉和腹部;上体橄榄棕色,翼下部呈蓝灰色,有黑色次端带和宽淡色尖端;翅膀上有变化多端的绿色、黄色、青铜色或紫色虹彩斑点;胸和侧腹为粉棕色,其余下体蓝灰色。喙黑褐色,腿和脚为暗粉色至红色。雌鸟较暗淡,缺乏雄鸟的前额黄斑,上翼虹彩较少,胸部为暗红棕色。

鸣叫特征:广告叫声为连续的低沉、单调的呼呼声,持续约0.75秒,起初音量增大,类似吹空瓶声,每2至3秒重复一次。还有咆哮式的求救叫声。

生活习性:偏好各种林木环境,包括沿海灌丛、干旱灌木丛和多种硬叶林,也见于盐沼平原、开阔草地和有人工改造的环境,如农田、花园和路边。基本定居,局部迁徙,飞行迅速,连续拍打翅膀。主要以种子为食,辅以少量叶状物和偶尔的昆虫。

生长繁殖:全年均可繁殖,高峰在晚春至早夏,不受降雨影响。巢由细枝构成,高度多在4米以下,选址多样,包括水平叉枝、藤蔓缠绕处、废弃的鸟巢或兽巢,甚至树桩顶部。每次产2枚光滑的奶油色蛋,孵化期14至16天,雏鸟重8至9克,覆盖沙色绒羽。幼鸟的翼部虹彩斑点在28天左右开始显现,后幼年主羽更换约在50天开始。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种类相比,铜翅鸠的前额颜色、虹彩翅膀斑点和叫声特征明显,用于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包括塔斯马尼亚州,但在西澳大利亚的Nullabor平原和大型沙漠区域较为稀少。

其他:曾尝试引入新西兰,但未能成功建立稳定种群。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铜翅鸠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