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斑鸠(英文名:Laughing Dove,学名:Spilopelia senegalensis),是鸽形目鸠鸽科珠颈斑鸠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非洲、中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西部。其特征为粉色头部与颈部,棕色底色,带点状黑斑的颈环,以及白色尾羽尖端。常见于人类活动区域,如种植园、花园和城市绿地。
外形特征:体长约27厘米,重71-92克。头部、颈部和胸部呈淡紫色,腹部乳白色,尾下覆羽白色。颈部两侧有宽幅展示羽,每根羽基部黑色,顶部铜金色。背部锈红棕色,翼羽蓝灰色至板岩色,初级飞羽深灰棕色,边缘白色至浅黄色。雌鸟较暗淡,背部不如雄鸟红棕色,胸部粉红色较浅;幼鸟缺乏成鸟的铜色颈部羽毛,锈棕色区域变为暗棕色,粉红区域变为淡褐色。
鸣叫特征:发出重复的‘咕咕噜’声,连续5-8次,音调起伏,先升后降。
生活习性:栖息于干燥的环境,如干草原、村庄和城市花园,常在有树木的地方活动。以小于2毫米的种子为主食,也吃水果、花蜜和少量昆虫。一般单独、成对或小群活动,偶尔数百只聚集在水源附近。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2月至6月,但在某些地区全年都可繁殖。巢建在树上或灌木丛中,由根、枝条和叶柄构成,直径8-14厘米,深度3-4厘米。每次产卵2枚,孵化期12-13天,雏鸟离巢期同样为12-13天。
区别辨识:与珠颈斑鸠相比,颈环为黑色和白色相间的方格状图案。在不同亚种间,体型、颜色和色调有所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大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南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澳大利亚西部以及中国新疆。在中国新疆,自1909年和1934年后,半个世纪未再有记录。
其他:历史上,笑鸽曾被引入澳大利亚珀斯,现已在澳大利亚西部建立稳定种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棕斑鸠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棕斑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