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斑鸠

White-winged Collared Dove Streptopelia reichenowi

白翅斑鸠(英文名:White-winged Collared Dove,学名:Streptopelia reichenowi),是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分布于非洲埃塞俄比亚东南部和索马里西南部。以独特的白色翼斑和眼环而闻名,常在河流附近的灌木丛和树林中活动。

外形特征:白翅斑鸠体长约25厘米,体重98至135克。头部呈深蓝灰色,逐渐过渡到脸部、胸部和两胁的淡色调;部分头部羽毛尖端带有棕色;喉咙、腹部和尾下覆羽为奶油白色;背部棕色,一条宽阔的黑色半领圈将灰色头部与棕色肩部区隔开;外侧翅膀覆羽呈浅蓝灰色,多数羽毛边缘宽大且为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翼斑;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黑色;中央尾羽棕色,其他尾羽棕色带灰色边缘和白色尖端;尾羽基部三分之一为黑色,下面灰白色;眼睛黄色或银橙色;喙黑色;腿粉色。雌鸟灰色区域泛有棕色。幼鸟颜色较淡,更偏棕色,大多数羽毛边缘为浅黄色或赭色。

鸣叫特征:白翅斑鸠的叫声为双音节的鸣叫,重复迅速(约每秒2个音节),第二个音节最长且明显滚动,发出类似‘cu-rrrruh..cu-rrrruh..cu-rrrruh...’的声音。系列中的第一个音通常不完整,接近结尾时,音节可能突然结束,变得不够清晰,或者鸟可能会切换到一系列更快的滚动音。

生活习性:白翅斑鸠在埃塞俄比亚东南部栖息于距离河流2公里内的阔叶树上。在索马里,仅出现在河岸林地的杜姆棕榈和扇棕榈(Hyphaene,Borassus aethiopicum)中,避开邻近的金合欢灌木丛。它们是留鸟,已知的饮食包括红色浆果,但更多信息尚不可得。

生长繁殖:在埃塞俄比亚,繁殖期为1月至2月。巢由交错的叶柄和树枝构成的松散平台,位于Parkinsonia树高2.5米处。一窝通常产2枚白色蛋。更多繁殖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白翅斑鸠环颈斑鸠整体相似,但通过其白色的环眼、灰色胸部和白色翼斑可轻易区分。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尽管分布范围受限,但目前在该范围内仍常见至丰富。长期内战对该物种的影响未知,需进一步研究。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东南部和索马里西南部,主要在河流附近和河岸林地中。

其他:白翅斑鸠的自然生境包括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亚热带或热带干燥灌木丛、种植园和城市地区。目前因栖息地丧失而受到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翅斑鸠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翅斑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