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翅鸽(英文名:Spot-winged Pigeon,学名:Patagioenas maculosa),是鸽形目鸠鸽科新大陆鸽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大型灰褐色鸽子。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翅膀上独特的淡色斑点,以及灰色的眼睛。斑翅鸽在安第斯山脉的鸟类中具有明显的白色翼带,飞行时尤为显眼。该物种在东部低地与红头鸽有所区别,后者具有琥珀色的眼睛、粉色的胸部和白色的翼带。
外形特征:成年斑翅鸽体长32-34厘米,体重约308-347克。头部、颈部、臀部和整个下体呈蓝灰色,带有紫色调,尤其在雄鸟中更为明显。背部和翅膀覆羽为灰棕色,每根羽毛边缘有乳白色三角斑点,形成斑点效果。最外侧的大次级飞羽为蓝灰色,外缘为白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有狭窄的白色边缘。下翼面为浅灰色。背部、臀部和上尾覆羽为蓝灰色,部分羽毛顶端较淡。尾巴为深灰色,末端有不显眼的黑色带纹。虹膜颜色可变,从灰色到白色。喙为黑色至暗灰色,基部为白色。腿红色。雌雄相似,但雌鸟的头部和颈部通常较暗淡。幼鸟全身较暗,头部和胸部为暗灰色。
鸣叫特征:鸣声为粗犷的连续吼叫声,通常开始时音调较低,随后重复三音节的“rrrrrow grr-g’RRRR grr-g’RRRR grr-g’RRRR”。此外,还会发出短暂的“corw”声和在地面展示时的低沉声音。
生活习性:斑翅鸽常见于半开放的生境,从城市公园到安第斯山脉的灌木斜坡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栖息于海拔2000至4200米的安第斯山脉斜坡,从秘鲁中部到玻利维亚西部和阿根廷西北部,以及智利北部的阿里卡和帕里纳科塔。在低地,它们可达海拔至少1000米,特别是在阿根廷的卡塔马卡和拉里奥哈。它们常在小群或成对出现,有时会形成大群,经常与红头鸽相伴。主要以种子为食,包括稻谷和向日葵,偶尔食用果实和绿叶。被视为向日葵作物的害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巴西记录于10月、11月、2月和5月,但在阿根廷可能全年繁殖。雄鸟会在缓慢的翼拍下进行展示飞行。巢筑于树上,结构脆弱,直径约13-15厘米,位于刺丛或豆科树木中,离地1.5-3米。每次产1-2枚白色卵,大小约为39-42毫米×28-29毫米。雏鸟有长而淡棕色的毛状绒羽,喙非常大。
区别辨识:与红头鸽相比,斑翅鸽具有更粗糙的叫声和不同的饮食偏好。在外观上,斑翅鸽有明显的白色翼带,而红头鸽没有。此外,斑翅鸽的栖息高度通常高于红头鸽。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秘鲁中部至东南部巴西和阿根廷中南部,包括玻利维亚东南部、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的圣克鲁斯。在智利,发现于阿塔卡马地区和塔拉帕卡地区,包括Putre、Azapa、Belen等地,记录于除五月和八月外的所有月份。
其他:斑翅鸽可能因安第斯山脉内种植园树木的增加而数量有所增长。在阿根廷,它正在扩大其分布范围,尤其是在攻击向日葵作物方面,被视为农民的害虫。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斑翅鸽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斑翅鸽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