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海雀(英文名:Parakeet Auklet,学名:Aethia psittacula),是鸻形目海雀科小海雀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海雀,以其亮橙色的喙和独特的笑脸外观著称。背部呈深灰黑色,腹部洁白,繁殖季节时眼后有一条长白‘胡须’。白腹海雀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海域,包括阿拉斯加湾北部、白令海大部分区域、阿留申群岛以南的北太平洋、以及西伯利亚的鄂霍茨克海。
外形特征:白腹海雀拥有中等身材,喙短而厚实,向上弯曲,赋予其独特表情。背部深灰黑色,腹部纯白,繁殖季节眼后有明显的白色‘胡须’状羽毛。雌雄同形同色,冬季时白色的延伸至喉咙,与夏季区别在于白色部分的分布。白腹海雀与小海雀色彩模式相似,但体型为其两倍,且小海雀非繁殖期脸颊白色,繁殖期上半身有白色斑点。
鸣叫特征:白腹海雀在繁殖季节极为鸣叫活跃,发出一系列节奏感强的嘶哑叫声,与卡辛氏海雀的叫声类似,还有颤音尖叫,功能不明,可能与巢穴防御和伴侣关系维护有关。
生活习性:白腹海雀偏好高岩壁裂缝、陡峭草坡或可挖掘的碎石堆作为繁殖地点,偶尔使用前代海雀遗弃的巢穴。夏季在远离陆地的海上觅食,以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为食,如磷虾、桡足类和端足类。研究显示,它们也会在某些区域捕食水母。白腹海雀在繁殖季结束后向南迁徙。
生长繁殖:繁殖始于4月至5月,通常与其它海雀共栖于同一岛屿群落。在悬崖裂缝中筑巢,路径曲折难以触及。每对仅产一枚蛋,孵化约需一个月,雏鸟在35天左右由双亲喂养四次后独立,夜间独自离巢飞往大海。
区别辨识:白腹海雀与小海雀在外形上有明显区别,后者体型较小,非繁殖期脸颊白色,繁殖期上半身有白色斑点。与其它海雀相比,白腹海雀的白色腹部是最显著的辨识特征。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位于北太平洋沿岸,从俄罗斯楚科奇半岛东部、堪察加半岛东北部、鄂霍茨克海、萨哈林岛、千岛群岛和指挥官群岛,到白令海岛屿、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湾。非繁殖季节分布于北太平洋远海,到达日本北部海域和加拿大西南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部。
其他:白腹海雀面临海洋污染和摄入微塑料的风险,但总体数量稳定,未受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腹海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