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贼鸥

Great Skua Stercorarius skua

北贼鸥(英文名:Great Skua,学名:Stercorarius skua),是鸻形目贼鸥科中贼鸥属的鸟类。在英国地区特指此物种。体型与鲱鸥相近,以掠夺其他鸟类的食物为主,主要捕食海面捕获的鱼或从其他鸟类处夺取。

外形特征:北贼鸥体长50-58厘米,翼展125-140厘米。成年个体呈灰褐色条纹,头戴黑色帽,而幼鸟则为温暖的棕色,腹部无条纹。拥有短而钝的尾巴,飞行强劲有力,翅膀上显眼的白色斑块在飞行中尤其引人注目。

鸣叫特征:其叫声主要为一系列短促的咆哮声,例如“piEh..piEh..piEh..piE..piEh”。还包括低沉的类似鸥鸣的“gUk”,更长的“grAAoo”,以及在攻击入侵者时发出的鼻音调“gyAheheh”。

生活习性:北贼鸥栖息于岛屿,通常避开人类频繁出没的地区,偏好有植被覆盖的平地。它们在迁徙期间和冬季主要生活在海上,但在风大时可能在海岸附近被观察到。冬季时,它们倾向于跟随渔船,以渔获弃置物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始于五月,群居但高度领地性。巢穴通常由干草铺垫。一般产两枚蛋,孵化期28-32天;雏鸟出生1-2天后离开巢穴,50天左右离巢。平均八岁达到性成熟,成鸟生存率高达90%。

区别辨识:与北极贼鸥、中贼鸥长尾贼鸥相比,北贼鸥的鲱鸥大小、宽阔的胸膛和翅膀上的白色斑点使其易于识别,即使在远处也很明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冰岛、法罗群岛、苏格兰、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和俄罗斯西北部至新地岛。冬季则广泛分布于北大西洋海域,北至纽芬兰的Grand Banks,南至伊比利亚半岛北部,西非西部和西地中海。

其他:由于沙鳗资源减少,北贼鸥在设得兰群岛的繁殖成功率下降,数量有所减少。渔业废弃物构成了夏季饮食的一半以上,因此捕鱼实践的变化可能对其数量产生重大影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北贼鸥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北贼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