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燕鸥

Arctic Tern Sterna paradisaea

北极燕鸥(英文名:Arctic Tern,学名:Sterna paradisaea),是鸻形目鸥科燕鸥属的鸟类。优雅的海鸟,以其长途迁徙闻名。在北极圈周边繁殖,南至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冬季则享受南极洲边缘浮冰区的第二夏。这种全球性的分布让它拥有比任何其他鸟类都长的日照时间。年往返迁徙可能长达4万公里,潜在寿命可达34年以上。

外形特征:北极燕鸥体长28-39厘米,翼展65-75厘米,体重90-120克。它有极长的翅膀和分叉的尾巴,成鸟的上体浅灰,腹灰,有黑帽、红喙和腿,白颊。幼鸟具黑喙和腿,背部鳞状,冠暗,前额白。在第二年和成年期之间,外观差异明显。

鸣叫特征:北极燕鸥发出尖锐、高音的kip声,尤其在觅食或在繁殖群落中时频繁。

生活习性:北极燕鸥栖息于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的海岸和岛屿,以小鱼、甲壳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在繁殖季节短促,仅在巢区停留2-3个月。在南极非繁殖季节,它们与少数几种鸟类共存于浮冰区。

生长繁殖:北极燕鸥每1-3年繁殖一次,筑巢于地面,通常在开阔的苔原、北方森林或沿海岛屿。它们成双结对,终身伴侣,常返回同一繁殖地。每窝产卵1-3枚,孵化期22-27天,幼鸟21-24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北极燕鸥普通燕鸥区别在于更短的喙、腿和更深的尾叉。成鸟有透明的翼尖,而普通燕鸥的翼尖有暗色楔形斑。幼鸟通过下颌颜色和胫骨长度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广泛分布于北极和亚北极海岸及内陆,从格陵兰岛、冰岛至俄罗斯远东地区、阿拉斯加、加拿大直至詹姆斯湾。非繁殖期分布于南极洲边缘浮冰区。

其他:北极燕鸥的生存受全球变暖影响,极地冰架融化对其构成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北极燕鸥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