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鸥

Pacific Gull Larus pacificus

太平洋鸥(英文名:Pacific Gull,学名:Larus pacificus),是鸻形目鸥科鸥属的鸟类。与黑背鸥存在竞争关系。

外形特征:体长58-65厘米,体重900-1185克,翼展137-157厘米。头部和腹部白色,翅膀和背部黑色,翼缘白色,但初级飞羽无白色斑点;尾部白色带窄黑亚端带;喙深而厚重,黄色,端部红色宽大;鼻孔呈椭圆形而非裂缝状;腿和脚黄色。成鸟比黑背鸥更大,具深色背部,黑色尾带和更厚重的喙。幼鸟全身斑驳暗棕色,喙亮黑色;一年生羽毛仍深色但脸较淡;二年生鸟具暗棕色翅膀,斑驳白色身体,较淡臀部和黑尖黄喙。成年羽毛至第五年才完全获得。东部亚种(pacificus)具白眼,喙端全红;西部亚种(gergii)具红眼,喙端红不完整。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的‘ow-ow’声,有时较长。还有短促的‘oh oh’声,沙哑的‘cark-cark’或‘auk-auk’声以及粗犷的笑声和呜咽的口吃。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岸,偶尔出现在内陆农田和近海垃圾堆,偏好沙滩或岩石海岸,以及受保护的河口、海湾和港口。主要在沿海区域活动,偶尔沿河流向上游迁移。以鱼类、鱿鱼、潮间带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蟹类为食,也吃鱼类废弃物、腐肉和垃圾。捕食其他鸟类的蛋和幼鸟,甚至成鸟,例如White-faced Storm-pelican。通过在海滩和潮间带行走、潜水抓取猎物,或在岩石和其他硬表面砸碎螺壳。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9月至次年1月。单对分散或小群松散群居于海岬或岛屿高处繁殖。巢可能仅是地面的凹坑,也可能由树枝、草、海藻或羽毛构成浅碗状。雌雄共同筑巢,雌鸟主要孵卵,雄鸟觅食并守卫巢穴。每窝产卵3枚(1-3枚),孵化期23-26天。

区别辨识:黑背鸥相比,太平洋鸥更大,喙更厚重,尾部有黑色带。幼鸟斑驳暗棕色,易于区分。两个亚种主要区别在于眼睛颜色和喙端的红色程度。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全球范围内不处于严重威胁之下,但数量并不普遍。约有100个已知繁殖群落,总数量估计不到10,000对。20世纪初,东部亚种繁殖范围曾扩展至昆士兰南部,后向南收缩,可能因黑背鸥的竞争所致。西部亚种近年来沿澳大利亚西海岸北扩。在塔斯马尼亚,为了保护其他海鸟,进行了种群控制。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至东南部海岸线,包括塔斯马尼亚,主要在Carnarvon至Sydney之间。东部亚种分布于东南沿海和塔斯马尼亚,西部亚种分布于南澳和西澳。

其他:两个亚种:东部亚种L. p. pacificus和西部亚种L. p. georgii。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太平洋鸥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