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脚鹬

Greater Yellowlegs Tringa melanoleuca

大黄脚鹬(英文名:Greater Yellowlegs,学名:Tringa melanoleuca),是鸻形目丘鹬科鹬属的鸟类。大型涉禽。繁殖于加拿大中部和阿拉斯加南部的沼泽苔原环境,非繁殖季节广泛分布于美洲各地,从美国南部至南美。该鸟以其亮黄色的腿、直立的姿态和独特的鸣叫易于识别,与较小的小黄脚鹬亲缘关系密切。

外形特征:大黄脚鹬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滨鸟,具有明亮的黄色腿部。成鸟的羽毛特征基本与小黄脚鹬相似:背部灰色,带有白色斑点,颈部条纹状,腹部白色。不过,其比例是辨认的关键:大黄脚鹬整体更大,拥有更长、更粗、略微上翘的喙,更长的颈部,头部更厚实,胸部更宽阔。幼鸟上部羽毛颜色更深,白色胸脯上有明显的暗色条纹。

鸣叫特征:大黄脚鹬的鸣叫声为连续三到四个尖锐、高音的音节,比小黄脚鹬更为响亮且清晰,通常发出的是三或四个音符而非一或两个,尽管有时也会发出单个音符。

生活习性:大黄脚鹬活跃于泥滩、浅水池塘和沼泽,常在较为开阔的环境中发现,虽然与小黄脚鹬的栖息地有所重叠。它们在迁徙期间会形成小群,独自或与其它滨鸟混群。其饮食包括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鱼。

生长繁殖:大黄脚鹬在靠近水源的开阔地带筑巢,巢由苔藓或干土构成,呈浅凹状,内部铺垫植物。繁殖期,每窝产卵三至四枚,平均长度49毫米,宽度33毫米,重量约28克,孵化期约为23天。雏鸟在孵化后24小时内离开巢穴,两天内离开巢区。

区别辨识:小黄脚鹬相比,大黄脚鹬体型更大,喙更长更厚,上翘,颈部更长,胸部更饱满。在繁殖羽时,大黄脚鹬下部的暗色横纹更宽更明显。鸣叫声也有所不同,大黄脚鹬的声音更清脆响亮。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北美,主要在阿拉斯加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至东拉布拉多的温带针叶林苔原。非繁殖季节分布于美国南部、中美洲、南美洲,包括加利福尼亚北部、宾夕法尼亚州,遍及加勒比海至火地岛,以及加拉帕戈斯群岛。

其他:在二十世纪早期,大黄脚鹬曾被视为猎鸟目标,这可能对其数量造成了影响,但目前看来种群已恢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大黄脚鹬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