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脚鹬

Common Redshank Tringa totanus

红脚鹬(英文名:Common Redshank,学名:Tringa totanus),是鸻形目丘鹬科鹬属的鸟类。别名: 赤足鹬、东方红腿,直译: 普通红脚鹬,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中型涉禽。拥有橙红色的腿和半部红色的嘴基,胸腹部带有褐色纵纹。相较于鹤鹬红脚鹬体型更小,矮胖,嘴较短较厚,上下嘴基红色较多。飞行时,腰部的白色和次级飞羽的白色外缘格外醒目。

外形特征:红脚鹬在繁殖季节呈现出斑驳的棕色羽毛,下体颜色略浅。冬季羽毛色调转为灰褐色,上体较为素淡,下体呈白色。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鲜亮的红色腿脚和黑色尖端的红色喙。飞行时,可见翼后缘的白色和腰部的白色斑块。雌雄在羽毛颜色上有细微差别,通常雌鸟上体颜色更为淡雅。

鸣叫特征:红脚鹬以其响亮的哨音闻名,这种声音在繁殖季节尤其频繁,能够有效警示周围的鸟群。

生活习性:红脚鹬栖息于各种淡水和沿海湿地,包括盐沼、内陆湿草地、沼泽和湿地。繁殖期间,它们偏爱靠近水源的高沼地。迁徙时,主要在海岸线活动,包括岩石、泥泞和沙滩地带。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昆虫、蜘蛛、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偶尔也会捕食小鱼和蝌蚪。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每年的4月至6月,红脚鹬会在靠近水域的干燥地面筑巢,每窝产卵4枚。雌鸟负责筑巢,巢穴通常位于高草丛中的密丛底部,有叶子覆盖。

区别辨识:鹤鹬相比,红脚鹬体型更小,矮胖,嘴较短较厚,上下嘴基红色较多。飞行时可见翼后缘白色,而鹤鹬无白色的翼后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北极至温带的欧亚大陆,包括冰岛至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至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和突尼斯沿海。非繁殖期分布于非洲、中东、东南亚至马来半岛、印尼群岛、东亚的中国、菲律宾、台湾和日本琉球群岛。

其他:红脚鹬是《非洲-欧亚迁徙水鸟保护协定》适用物种之一。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脚鹬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