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滨鹬(英文名:Purple Sandpiper,学名:Calidris maritima),是鸻形目丘鹬科滨鹬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北极和亚北极区域的海岸线。其繁殖地遍布加拿大北部岛屿、格陵兰、冰岛、斯瓦尔巴群岛、挪威北部、瑞典、芬兰、俄罗斯西北部直至西伯利亚泰米尔半岛。冬季迁徙至大西洋两岸的岩石海岸,南至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和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紫滨鹬的体型略胖,身长20-22厘米,翼展42-46厘米,体重介于50-105克之间,具有独特的黄色基部喙和腿,背部暗灰色带有紫色光泽,腹部白色,胸腹部点缀着灰色斑点。
外形特征:紫滨鹬体型紧凑,喙和腿长度适中,翅膀窄而尾巴相对较短。繁殖季节,其上体呈现复杂的‘枯草’图案,由淡褐色、浅黄色和黑色区域构成;非繁殖季节则以深石板灰为主,隐约可见紫色光泽,尤其是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下体白色或淡黄色,秋季羽色较春季更为浅淡。雌雄差异不大,但在喙长上雌鸟略占优势。成鸟在繁殖季节背部和肩羽边缘带红棕色,非繁殖季全身呈现丰富的石板灰色调。幼鸟上体羽毛边缘呈淡色,赋予鳞片状外观。
鸣叫特征:紫滨鹬的叫声描述在现有资料中未提及。
生活习性:紫滨鹬主要栖息于多雾的北极高地,包括北美东部和北欧的海岸线。它们偏好岩石海岸,常在潮间带活动,低潮时觅食水生无脊椎动物。迁徙期间,也会在岸边的海藻堆中觅食。冬季,它们群居于大西洋沿岸的岩石地带。
生长繁殖:紫滨鹬可在一年龄时开始繁殖。雄鸟会在地面挖掘多个巢穴,雌鸟选择其中一个并产下3到4枚橄榄色带有棕色斑点的蛋,大小约为37毫米×26毫米。雄鸟承担主要的孵卵责任,孵化期大约为21-22天。雏鸟覆盖着密集的绒毛,能够自我喂食。已知欧洲记录中最长寿的紫滨鹬达到20岁零9个月。
区别辨识:紫滨鹬与岩滨鹬关系密切,但两者在羽毛颜色、斑纹和叫声上有明显区别。紫滨鹬的上体更暗,缺乏岩滨鹬的黑色胸部和腹部斑块,且拥有更窄的白色翼纹。在基本羽衣中,紫滨鹬上体更深色,下体的斑点模式更加模糊和平淡。此外,紫滨鹬的腿和喙基部颜色更偏向橙色,而非岩滨鹬的黄绿色或橄榄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横跨北大西洋和北极洋的高至低海拔北极地带,包括格陵兰(除东北部)、冰岛、扬马延岛、贝尔岛、斯瓦尔巴群岛、挪威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远西北俄罗斯、弗兰格尔岛和新地岛(俄西北西伯利亚)、北地群岛和泰米尔半岛(北西伯利亚)。非繁殖区:沿大西洋岩石海岸,从拉布拉多和圣劳伦斯湾(加拿大东南部)至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西大西洋)。
其他:紫滨鹬是晚迁徙的鸟类,冬季选择无冰的岩石海岸栖息。它们在迁徙和冬季时形成小群体,经常与红翻石鸟混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紫滨鹬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紫滨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