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矶鹬

Tahiti Sandpiper Prosobonia leucoptera

大溪地矶鹬(英文名:Tahiti Sandpiper,学名:Prosobonia leucoptera),是鸻形目丘鹬科土岛鹬属的鸟类。又名: 塔希提矶鹬,是已灭绝的丘鹬科土岛鹬属鸟类,曾特有于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大溪地。1773年,詹姆斯·库克在第二次航行中首次发现这一物种,但其于19世纪不幸灭绝。据历史记载,这种鸟在大溪地附近的细小河流周边栖息。

外形特征:大溪地矶鹬长约18厘米,体色朴素,下身呈褐色,背部颜色更深,翅膀上点缀着醒目的白色斑块。头部和颈部至双翼呈现乌黑的棕色,眼睛上方有一小白斑。下巴部分呈白色,而臀部和下身则显现出锈色,翼覆羽边缘带有锈色。飞羽内侧颜色较浅,翅膀下方呈深褐色,羽缘略淡。三级覆羽上可见新月形的白色斑块。它们拥有10条主翼羽和12条舵羽。尾羽中间部分为乌黑色,尖端染有锈色。喙部黑色,下颚稍淡,短而尖,类似某些食虫鸟的喙型。脚为淡草绿色,趾间无蹼。眼睛周围环绕着淡锈色的环纹,瞳孔深褐色。

生活习性:大溪地矶鹬的生活习性记载不多,但据推测它们可能栖息于小溪流附近的环境中。

保护现状:IUCN:EX(已灭绝)

地理分布:大溪地矶鹬的分布仅限于太平洋中的大溪地,位于社会群岛,属于东波利尼西亚的一部分。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大溪地矶鹬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大溪地矶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