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北杓鹬(英文名:Eskimo Curlew,学名:Numenius borealis),是鸻形目丘鹬科杓鹬属的鸟类。别名: 爱斯基摩勺鹬、北极勺鹬、北极麻斑勺鹬,中小型候鸟,体型约30厘米长,曾广泛分布于北极低地苔原,南迁至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20世纪初因人类过度猎杀,导致其野外数量急剧下降,现今被认为是极度濒危或可能已灭绝。
外形特征:极北杓鹬体长30-35厘米,身高约20-25厘米,体重在200-350克之间。它拥有长而略向下弯曲的暗灰色喙,上部羽毛呈斑驳的棕色,下部羽毛呈浅棕色,飞行时可见其肉桂色的翼内侧。与之相似的有哈德逊湾杓鹬和美洲中杓鹬,但体型更小。
鸣叫特征:鸣叫声描述不明,但包括清晰的哨声。
生活习性:极北杓鹬以视觉和探查的方式觅食,主要食物为昆虫、浆果、蜗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加拿大进行秋季迁徙时大量食用浆果。迁徙路线经过北美大陆,穿越大西洋至南美洲过冬。
生长繁殖:繁殖行为不详,但记录显示会在6月筑巢,巢置于开阔地带地面,由干草或叶子构成,每窝产卵2枚,蛋壳绿色带棕色斑点。
区别辨识:与小杓鹬形成物种对,但体形更大、翼展更宽、腿更短,羽毛色调更温暖。主要辨识特征为初级飞羽下表面无条纹。
保护现状:IUCN:CR(PE)(极危(可能已灭绝))
地理分布:繁殖于北美西北部低北极苔原地带,包括加拿大西北地区的北部(可能还包括阿拉斯加北部,但可能已经灭绝)。非繁殖期分布于南美洲东南部的草原地带,包括巴西东南部、乌拉圭和阿根廷东北部(可能已灭绝)。
其他:最后一次确证的目击是在1963年,自1987年后再无可靠记录。尽管受到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全面保护,自1916年起禁止狩猎,但该物种可能已经灭绝。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极北杓鹬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极北杓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