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麦鸡(英文名:Banded Lapwing,学名:Vanellus tricolor),是鸻形目鸻科麦鸡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鸻科麦鸡属鸟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和塔斯马尼亚州,偏好开阔的草地环境。以其独特的黑白红三色头部标记和U形黑色胸带著称。
外形特征:三色麦鸡体长25至29厘米,体重140至216克,翼展61至67厘米。具有白色眼纹,红色肉垂位于眼前方,以及完整的黑色胸带。头部黑白相间,上体呈暗紫褐色,喙小而红,喙和眼均为淡黄色。雌雄相似,但雄鸟平均稍大。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具有较暗的喙和较小的肉垂,上体羽毛边缘呈淡黄色。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kew-kew, kew-kew’叫声,警戒时发出更快且略嘶哑的‘er-chill-char, er-chill-char’叫声,与白颈麦鸡的叫声类似但音调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放、短草覆盖的平原,包括牧场、机场和半干旱地区的开阔灌木草原。通常在内陆地区活动,雨后数量激增,干旱时移至海岸。日间觅食,夜间也会活动,以种子、叶片、软体动物、昆虫和蜘蛛为食,偏好在短草地上觅食。
生长繁殖:全年繁殖,受降雨影响,常见于6月至11月。一夫一妻制,选择在牧场、耕地、盐碱地和机场筑巢。巢穴简单,由草和其他植物材料组成。每窝产卵3至5枚,孵化期26至28天,双亲共同孵化。雏鸟约8周后离巢,5.5周时羽毛丰满。
区别辨识:与白颈麦鸡相比,体型较小,腿较短,具有全白胸部、无白色翼纹,头部图案不同。成鸟通过独特的胸带和头部标记易于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总数量估计约27,000只,但在1983至2006年间,东部种群数量显著下降。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内陆(除北部和西中部)和塔斯马尼亚州。在维多利亚州春季和冬季最常见,可能与降雨量有关。
其他:历史上曾被视为狩猎对象。随着森林和灌木地开垦为农田,适宜栖息地增加。部分地区因小麦农场终止和牧草过高导致数量减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三色麦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三色麦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