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麦鸡(英文名:Blacksmith Lapwing,学名:Vanellus armatus),是鸻形目鸻科麦鸡属的鸟类。中型涉禽,广泛分布在从肯尼亚至非洲南部和西南部。其得名源自其特有的金属敲击般‘tink-tink-tink’的报警叫声,如同铁匠锤击铁砧。具有鲜明的黑白灰相间羽毛,雄雌相似。
外形特征:黑背麦鸡体长28-31厘米,体重114-213克,中等体型,拥有对比强烈的羽毛颜色:光泽黑色的面部、前颈和背部,白色头顶和后颈,灰色上翼覆羽,黑色腕刺。雌雄外观相似,仅雌鸟翼刺稍短。无季节性变化,幼鸟头部呈褐色,下巴和喉咙白色,灰色肩羽和上翼覆羽之间有黑色羽毛,所有黑色羽毛边缘呈淡黄色。
鸣叫特征:发出类似铁匠锤击铁砧的金属质感‘tink-tink-tink’报警叫声,频率和强度随焦虑程度变化。
生活习性:常见于各种湿地附近,包括湖泊、河流、水坝、污水农场和沼泽;也出现在泥滩、盐滩和泛滥平原。常在开阔地带觅食,有时集群栖息于小岛。在赞比亚记录到海拔1400米,在马拉维记录到1200米的高度。主要定居,但在干旱地区和丰水期会局部迁移。
生长繁殖:繁殖期遍布全年,干季开始时最为频繁,尤其在南非7月至10月(高峰8月至9月)。一夫一妻制,领域性强。巢穴为浅洼,直径约140毫米,深度约40毫米,通常靠近水源,铺垫石子、植物材料和碎片。每次产卵3枚,偶尔1-4枚,疑似双雌产卵时可达5-6枚。孵化期23-31天,由双亲轮流孵化,自首枚卵开始。雏鸟孵化重约11克,上体混有棕褐色和淡黄色,下体和颈环白色;离巢期40-41天。
区别辨识:与其他麦鸡属物种相比,黑背麦鸡的黑白灰相间羽毛和独特的金属质感叫声易于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数量一般较多,局部丰富。在津巴布韦因人工水源增加而受益。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内陆,从中西部安哥拉至肯尼亚中南部,向南延伸至南非。20世纪因水坝建设和密集农业扩张,其分布范围扩展至南非西部开普地区。
其他:20世纪以前,仅在奥兰治河以南和纳塔尔发现,现分布已扩展至东南开普海岸,1939年首次在西开普出现,1947年开始繁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背麦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背麦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