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胸反嘴鹬(英文名:American Avocet,学名:Recurvirostra americana),是鸻形目反嘴鹬科反嘴鹬属的鸟类。大型水鸟。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长而弯曲向上的喙,蓝灰色细长的腿,以及黑白相间的背翼花纹。繁殖季节中,成鸟头部和颈部会呈现出橙色光泽,冬季则转为灰白色。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常见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东部美国部分地区罕见或不存在。
外形特征:体型较大,全长约43-47厘米,包括8.2-9.5厘米的喙长,翼展可达91厘米,体重在275-350克之间。雄鸟略大于雌鸟,且雌鸟的喙更为弯曲。繁殖季节头部和颈部呈锈色,冬季则为淡灰色。背部和翅膀为黑色,与白色下体形成鲜明对比,形成V字型图案。幼鸟绒羽为浅棕色,背部斑驳,随成长逐渐换羽接近成鸟。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而悦耳的警报声'bweet',音调随时间上升。具有三种不同的叫声:普通叫声、兴奋叫声和断翅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淡水到高盐度湿地,包括沼泽、海滩、草原池塘和浅湖。春季时,成群的反嘴鹬(数量从50到300只)迁徙至繁殖地。以侧扫的方式在水中觅食,主要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在春季到达繁殖地后迅速建立领地。繁殖期间,成对的反嘴鹬会进行一系列交配前和交配后的展示。在近水处筑巢,通常位于小岛或泥泞的岸边。每窝产卵3-5枚,孵化期为23-25天,双亲共同参与孵化和育雏。幼鸟出生后不久即可行走,约4-5周后开始飞行。
区别辨识:与北美其他涉禽明显不同,其独特的黑白相间体色、弯曲的喙、长蓝灰色腿以及较大的体型易于识别。雌雄在外观上相似,但雌鸟喙更为弯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虽然面临栖息地丧失和污染的威胁,目前总体种群稳定。
地理分布:繁殖于北美,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南部至安大略省西南部,南至美国西部和南部,包括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州及墨西哥西北部至中部。冬季分布于美国南部、东南部至墨西哥南部。
其他:历史上,因猎杀和陷阱导致数量下降,后受《迁徙鸟类条约法》保护。近年来面临污染物和栖地减少的挑战,但数量保持稳定,东部美国有增长趋势。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褐胸反嘴鹬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褐胸反嘴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