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长脚鹬(英文名:Pied Stilt,学名:Himantopus leucocephalus),是鸻形目反嘴鹬科长脚鹬属的大型黑白相间的鹬。分布广泛,从东南亚至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栖息于多种湿地环境,包括淡水沼泽、盐滩和沿海盐沼。其显著特征为长而直的针状喙,粉色长腿,以及黑色后颈。
外形特征:体长约36厘米,翼展约67厘米。头部后方、颈部、背部及翅膀上表面呈闪亮的绿黑色,翅膀下方纯黑,其余部位羽毛白色,尾羽带有灰色调。粉色长腿,趾端有黑色爪子,细长的喙为黑色,虹膜与眼睑红色。雌鸟上部颜色较暗淡,缺乏绿色光泽。幼鸟类似成年雌鸟,但缺少后颈及颈背的黑色,可能呈现白色或灰色。
鸣叫特征:发出狗吠般的重复鼻音、断续、尖锐的“kek..kek..kek…”叫声,有时声音嘶哑,随情境略有变化。兴奋时,叫声更快更高,类似“ki-ki-ki-ki-ki...”,警戒时则为拉长的“keyaa”。
生活习性:栖息于浅水湿地,包括淡水沼泽、河流边缘、污水处理池和泛滥农田,也会出现在盐滩和沿海盐沼。以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偶尔的种子为食,如甲虫、石蛾、蜻蜓、蜘蛛、蠕虫、蝌蚪、小鱼及其卵。采用视觉和触觉方法捕捉猎物,如在软泥中切割寻找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因地域而异,通常在雨季或季节性水域。在新西兰,低海拔地区7月末至8月开始筑巢,高海拔地区则延迟至9月至10月。一夫一妻制,偶有延续至非繁殖期。蝶形飞行展示领地。巢位于地面,通常在草丛和莎草之间,由贝壳碎片、植物材料和盐粒组成。每次产卵3-6枚,间隔24小时,孵化期22-29天,双亲共同孵卵。雏鸟出生后很快离巢,孵化后28-32天离巢独立。
区别辨识:与黑翅长脚鹬相似,但具有白色头部,粉色长腿和黑色后颈。幼鸟和雌鸟的特征差异有助于区分。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
地理分布:繁殖于菲律宾中部和南部、印度尼西亚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不列颠岛东北部(俾斯麦群岛东南部)。非繁殖季节分布遍及菲律宾,迁徙至菲律宾、婆罗洲(沙巴)、越南、斯里兰卡。
其他:在19世纪殖民了新西兰,近年来开始在沙巴(婆罗洲)繁殖。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澳洲长脚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