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翅喇叭声鹤(英文名:Grey-winged Trumpeter,学名:Psophia crepitans),是鹤形目喇叭鸟科喇叭鸟属的鸟类。鸡类大小的陆栖鸟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北部。其独特的外形、习性和群居生活方式使其在雨林中难以混淆。这种鸟常见于未受猎捕影响的地区。
外形特征:灰翅喇叭声鹤具有长颈和长腿,背部呈隆起状。其灰白色的内翅和臀部与黑色躯体形成鲜明对比,构成显著的后翼斑点,边界处有一条栗棕色条纹。雌雄羽毛相似,雄鸟体型略大。颈部细长,头部看似较小,覆盖着短而密集的丝绒般羽毛。眼睛深褐色,喙尖锐、粗壮,微向下弯曲,类似鸡类。身体宽大,翅膀半开,遮掩短尾及部分身体。背部中间的栗棕色条纹与灰白的内翅及臀部共同形成一大片‘后翼斑’。
鸣叫特征:能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尤其是受到惊吓时,会发出一系列奇怪的叫声,包括各种呼噜声、哀号和尖叫。
生活习性:栖息于茂密的低地热带雨林,偏好远离人类居住区、林下层开阔、果实丰富的环境。通常以15只左右的群体生活,维护大片领地。它们全年留居在领地范围内,不跨过大型河流。主要以森林地面掉落的软果为食,也会食用小节肢动物,尤其是跟随蚁群时捕获的。雏鸟早期饮食中昆虫比例较高。
生长繁殖:实行一雌多雄制,由一群中的主导雌鸟与多达三只雄鸟交配,所有成员共同参与育雏。通常利用其他物种挖掘的树洞筑巢,有时利用自然裂缝。繁殖期通常与雨季开始同步,此时食物和昆虫丰富。每窝产卵2至4枚,通常为3枚。
区别辨识:与同属的白翅喇叭声鹤和绿翅喇叭声鹤相比,可通过翼和臀部的颜色轻松区分。白翅喇叭声鹤的后翼斑为白色或赭色,而绿翅喇叭声鹤的翅膀颜色较深,整体呈绿色光泽。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的亚马逊雨林北部区域。
其他:在一些土著社区附近,灰翅喇叭声鹤被驯化用作哨兵,因其敏锐的警觉性和响亮的报警叫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翅喇叭声鹤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翅喇叭声鹤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