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翅鸭

Bronze-winged Duck Speculanas specularis

铜翅鸭(英文名:Bronze-winged Duck,学名:Speculanas specularis),是雁形目鸭科铜翅鸭属的鸟类。独特水鸭,为本属的唯一成员。这种鸭子体型中等,约46-54厘米长,以其独特的‘眼镜’状白色面部斑块而闻名。广泛分布于南美洲智利南部和阿根廷南部的森林河流与湖泊地带。

外形特征:铜翅鸭整体呈深褐色,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头部前方的纯白色斑块,以及从喉咙延伸到脖子两侧的扩大白色颈斑。上体为黑巧克力色,下体则是浅灰色至浅棕色。翅膀黑色,带有金属铜色光泽,翼上有紫红色翼镜。雌雄外表相似,雌鸭羽色稍淡,幼鸭脸部的白色斑块不明显。

鸣叫特征:雌鸟的鸣叫声最为独特,类似狗吠,当鼓励雄鸟交配时,会发出一系列下降的、嘶哑的、约5-6音节的叫声,伴随响亮的喉音,雄鸟则回应以颤音哨声。

生活习性:铜翅鸭偏好栖息在森林河流和快速流动的溪流中,偶尔出现在湖泊和湿地。它们主要以植物种子、叶子和水生植物的茎为食,也会摄取水生无脊椎动物。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有时可达18只。它们在水边涉水觅食,也偶尔在陆地上觅食或在浅水区倒立取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始于9月至10月,产卵高峰期在10月至11月。筑巢于地面,藏匿于低矮植被中,多位于河中小岛上。每窝产4至7枚深奶油色蛋,孵化期约为30天,由雌鸟单独承担。雏鸭出生时有黑色和肉桂色绒毛,脸颊上有大黑斑,孵化时体重约43.6克,双亲共同照顾雏鸭。

区别辨识:铜翅鸭黑白斑胸鸭可能混淆,但黑白斑胸鸭头部有明显的绿色光泽,侧腹锈色,背部有宽阔的白色边缘,飞行时可见明显的白色翼斑。铜翅鸭头部暗棕色,有白色椭圆形斑块,白色喉部斑块延伸到颈部两侧形成半领状。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在多个阿根廷国家公园和其他保护区以及智利的托雷斯德尔佩恩国家公园中均有分布。

地理分布:铜翅鸭主要分布在南美的智利南部和阿根廷南部,常见于安第斯山脉的山谷地带,海拔高度可达1500米。

其他:铜翅鸭在冬季栖息地受到狩猎影响,但尚未构成严重威胁。美国水貂(Mustela vison)的捕食、旅游业压力和鲑鱼养殖及鳟鱼放养对其构成潜在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铜翅鸭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