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水鸡(英文名:North Island Takahe,学名:Porphyrio mantelli),是鹤形目秧鸡科青水鸡属的鸟类。不会飞行的步行鸟类,体型庞大,站立高度约50厘米,体重可达3.25千克。仅分布于新西兰北岛,曾一度被认为灭绝,但在上世纪中叶再次被发现。其特征为紫色或蓝色的体羽,红腿,以及带有鲜红瘤的黄色嘴基。
外形特征:巨水鸡体长约63厘米,体重介于1.85至3.25千克,为现存最大的秧鸡科鸟类。体态厚重,无法飞行,拥有缩短的翅膀、庞大的喙和强健的腿部。雌雄差异不大,雌鸟略小于雄鸟。幼鸟羽毛以棕色为主,面部和喉部有白色斑点,上体逐渐变为棕色,下体为暗紫蓝色,腹侧为奶油色,尾巴下的覆羽为白色,虹膜颜色随成长而变深。成鸟的虹膜、喙、脚和腿的颜色更为鲜明。
鸣叫特征:接触叫声为单一声调上升的‘klowp’声,警戒声为低沉的‘boomp’或敲击般的‘oomp’声,重复缓慢。进食时发出各种咕噜声,受到威胁时会发出尖锐的嘶吼或嘶嘶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高山草甸,冬季迁至亚高山灌木丛和山毛榉森林。以雪苔草的叶基和其他高山草类为主食,季节性食用莎草科植物的叶基、草籽和蕨类植物的根茎。日间活动,冬季活动时间延长至晚上10点。能量需求约为每日2.0-2.2千卡/克。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10月至12月,一夫一妻制,伴侣关系持久。在松散的群体中领地性明显,巢建于排水良好的地面,通常有两个入口,孵化期间双亲轮流照料。雏鸟孵化后不久即可离开巢穴,由双亲喂养和照顾约四个月。首次繁殖年龄一般为2岁。
区别辨识:与其他秧鸡科鸟类相比,巨水鸡体型更大,更健壮,无法飞行。幼鸟与成鸟在羽毛颜色上有显著差异,成鸟具有独特的色彩组合和明显的虹膜、喙、脚和腿的色泽。
保护现状:IUCN:EX(灭绝)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新西兰北岛,特别是在冰川覆盖的高山草甸,冬季可能下移到亚高山地带和山毛榉森林。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巨水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巨水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