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麻鸭(英文名:Radjah Shelduck,学名:Radjah radjah),是雁形目鸭科Radjah的鸟类。体型较大的黑白相间鸭科鸟类。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以及部分摩鹿加群岛。成年个体具有独特的黑色翼尖和暗色项圈,飞行时可见翅膀上绿色条纹。
外形特征:白腹麻鸭体长48.5-61厘米,体重590-1130克。成年鸭拥有栗红色的背部和翅膀,带有绿色金属光泽,头颈及下体为雪白色。雄鸟与雌鸟的特征明显,有淡青紫色喙,黑色虹膜,黄腿。幼鸟的羽毛较暗淡,眼睛为深棕色。亚种在背部颜色和胸带上有差异。
鸣叫特征:白腹麻鸭在陆地、水面和飞行时都会鸣叫,声音多样,雌雄鸣叫有明显性别差异:雄鸟发出嘶哑的哨音,雌鸟则回应以粗糙的颤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沿海沼泽、泻湖、潮汐泥滩、红树林沼泽、受保护海湾及盐水区域,尽管这些地方并不适宜筑巢。在旱季,会迁移到淡水区域,如澳大利亚北领地的浅水池。它们主要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如软体动物、昆虫和蠕虫,也吃植物物质,如藻类和莎草科植物。白腹麻鸭通常在清晨、傍晚和夜间觅食,日间休息。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2月至5月之间,具体取决于雨季的程度和强度。白腹麻鸭是一夫一妻制,形成持久的配对,会保卫长达2.5-3公里的繁殖领地。在树洞中筑巢,可能由白蚁或真菌感染造成,巢内仅铺垫灰色绒羽。一窝蛋约9枚,呈奶油白色,孵化期约为30天,由雌鸟独自孵化,雄鸟守卫。雏鸟出生时重25.1克,有栗色头部、棕色颈背、白色面部、斑点和下体,裸露部位粉红色。
区别辨识:与其他Shelduck相比,白腹麻鸭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黑白分明的体色和独特的胸带。亚种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背部和胸带的颜色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白腹麻鸭数量不算多,部分地区已消失,曾因过度猎杀而减少。在新几内亚广泛分布但局部化,估计总数量在1万至10万之间。在摩鹿加群岛的某些地区数量较多,但在Buru岛现已罕见。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热带地区,向南延伸至昆士兰中部,西至北领地(包括卡卡杜国家公园)直至西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在澳大利亚各州列为受保护鸟类。
其他:白腹麻鸭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和新南威尔士东北部,但因猎杀已从这些地区消失。当地居民的定居、农业、采矿和道路建设导致局部种群下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腹麻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