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头草雁

Ruddy-headed Goose Chloephaga rubidiceps

棕头草雁(英文名:Ruddy-headed Goose,学名:Chloephaga rubidiceps),是雁形目鸭科草雁属的鸟类。罕见而濒危的水鸟。其主要分布于南美的智利南部、阿根廷南部以及福克兰群岛,以红褐色的头部和颈部为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成年棕头草雁长约45至52.5厘米,雄鸟体重介于1.65至2.02千克之间,雌鸟则在1.2至1.5千克左右。它们的头部和颈部呈红褐色,逐渐过渡至灰棕色的背部、淡灰色带黑斑的腹部,尾部为黑色。翅膀上部为灰色,下部则混合了灰、黑和白色。嘴部黑色,腿和脚为橙色,带有黑色斑点。幼鸟颜色较成鸟暗淡,以灰色和白色构成的斑驳图案为主。

鸣叫特征:雄鸟和雌鸟的叫声有明显区别,雄鸟发出短促的哨音“seep”,而雌鸟则会发出短促的嘎嘎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南美洲的高山湖泊、淡水沼泽、开放草原、湿地淹没的草场和农田,以及福克兰群岛的海岸边。福克兰群岛的族群全年居住,而大陆族群则从火地岛和阿根廷南部迁徙至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过冬。主要以草、根、叶、茎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会食用小浆果。

生长繁殖:繁殖期自9月至10月开始,巢筑于靠近水源的草丛中、岩石缝隙或沙质斜坡的洞穴内。雌鸟产下3至8枚淡棕色或奶油色的蛋,孵化期约30天,由雌鸟单独负责,期间受到雄鸟的守护。雏鸟出生后第二天即可下水活动,性成熟年龄为2岁。

区别辨识:相较于体型略大的斑胁草雁棕头草雁的红褐色颈部更短,颈侧有狭窄的白色眼眉,前额颜色较浅;身体更干净,呈淡灰色,腹部深锈色,腿部更深的橙色。飞行时,大胆的翼型图案与斑胁草雁雌鸟相似。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然而,南美大陆的棕头草雁种群状况危急,数量可能不足千只。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智利南部、阿根廷南部的火地岛和圣克鲁斯省,以及福克兰群岛。冬季部分群体迁徙至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

其他:在福克兰群岛,尽管被视为害鸟,仍有大量群体存在,但在南美大陆,其数量急剧下降,部分原因是南美灰狐的引入以及人类猎杀和农业活动的影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棕头草雁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棕头草雁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