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鵟

White-tailed Hawk Geranoaetus albicaudatus

白尾鵟(英文名:White-tailed Hawk,学名:Geranoaetus albicaudatus),是鹰形目鹰科鵟雕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南部至南美洲中部。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白色尾部带黑色末端带纹。成鸟体长可达44-60厘米,翼展118-143厘米,体重在880-1240克之间,略大于斯氏鵟,小于白头海雕。

外形特征:成年白尾鵟上身呈灰色,下身及臀部为白色,带有淡灰色或锈色条纹。尾巴较短,白色并有狭窄的黑色末端带纹,飞行时明显可见。肩部有独特的锈红色斑块。翅膀上表面深色,近黑色主羽基部混有灰色。下翼白色,翼下覆羽有模糊的褐色条纹,延伸至腹侧和大腿。虹膜榛色,喙黑色基部角质色,脚黄色爪黑。幼鸟颜色较暗,接近黑色,尤其在光线微弱时,翼下明显黑白斑点,尾部由棕色多条暗带逐渐变为灰白模糊暗带。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咯咯声,带有金属质感,类似山羊的叫声或笑鸥的声音。

生活习性:白尾鵟偏好开阔或半开阔地带,海拔不超过600米,喜欢在灌木丛、树木、电线杆甚至地面停歇,也常在空中翱翔。它主要生活在干燥环境中,很少出现在雨量充沛的地方。在食物稀缺时,某些种群会进行区域性迁移。

生长繁殖:白尾鵟在树顶或丝兰等高处筑巢,巢由新鲜折断的树枝(通常是带刺植物)构成,高度在1.5-5米之间。巢内部铺垫干草和其他细软材料,有时放置香料植物枝条以驱虫。每次产卵1-3枚,通常为2枚,蛋壳白色,可能带有浅褐色或薰衣草色斑点。

区别辨识:成年白尾鵟斯氏鵟红尾鵟在大小上有细微差别,可通过尾部特征、肩部锈红色斑块和下体颜色进行区分。幼鸟颜色更深,翼下有明显的黑白斑点,尾部条纹随成熟而变化。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北美、中美和南美,从美国西南部至阿根廷中部,包括加勒比海部分岛屿。

其他:白尾鵟的猎食技巧包括悬停观察周围环境寻找猎物,食物种类多样,从兔子到蜥蜴,再到小型鸟类,甚至在食物匮乏时会捕食鸡只。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尾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尾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