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湖花蜜鸟(英文名:Sahul Sunbird,学名:Cinnyris frenatus),是雀形目太阳鸟科双领花蜜鸟属的鸟类。但因其独特的羽毛色彩和遗传差异而被确认为独立物种。分布自印尼苏拉威西岛东至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亦见于澳大利亚东北部。雄鸟拥有醒目的蓝色喉部,雌鸟喉部黄色,两者背部均为橄榄色,腹部黄色,尾羽边缘白色。在城市中亦常见,其鸣声熟悉。
外形特征:体型小巧,长度约为10-11.4厘米,重量介于6-11.9克之间。雄鸟上身橄榄色,翼羽黑色带绿边,尾羽黑色端白,具蓝黑色闪光喉部,眼纹及颊纹黄色,下体黄色。雌鸟缺少雄鸟的闪光喉部,全身色调较淡。两者虹膜深棕色,腿脚黑色。
鸣叫特征:发出嘈杂的叽叽喳喳声,音乐般的“cheep, cheep, chee-weet”,以及短暂旋律结尾为清晰颤音的“tswi-tswit-tititititi”。雄鸟在求偶时会反复发出“pease”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森林类型,包括红树林边缘、开阔地带、灌木丛、海岸植被、农田、种植园、公园和花园,甚至城市和乡村区域。主要生活在低海拔地区,最高可达1700米。以昆虫、蜘蛛、花蜜和小果实为食,常单个、成对或小群觅食,加入混种鸟群。
生长繁殖:全年繁殖,尤其在雨量较少的10月至次年3月,在澳大利亚和苏拉威西岛均有繁殖记录。雌鸟独建悬垂巢,由草、树皮、苔藓、地衣、叶碎片、植物纤维和蛛网构成,孵化期11-16天,幼鸟由双亲共同喂养。
区别辨识:与黑花蜜鸟雌鸟相似,但莎湖花蜜鸟头部灰色无斑点,喙短且曲度较小。雄鸟与同属其他物种通过喉部颜色和鸣声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普遍分布且数量稳定。
地理分布:从苏拉威西岛和摩鹿加群岛北部至新几内亚(除北部沿海)、阿鲁群岛、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北部中南部。
其他:物种范围在所罗门群岛似乎正在扩张。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莎湖花蜜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莎湖花蜜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