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火背鹇(英文名:Malayan Crested Fireback,学名:Lophura rufa),是鸡形目雉科鹇属的鸟类。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半岛和苏门答腊低地森林中。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雄鸟的蓝黑色光泽羽毛、红色臀部、黑色外侧尾羽、红色虹膜和蓝色裸露面部皮肤。雌鸟呈棕色,具短冠,蓝色面部皮肤,下体黑白色斑点相间。马来火背鹇曾被认为是凤冠火背鹇的一个亚种,后因显著的羽毛差异被独立为种。
外形特征:雄性马来火背鹇拥有蓝黑色光泽的羽毛,头部有竖立的蓝黑色绒毛冠,面部皮肤为亮蓝色,背部为血红色,尾羽中央几对为白色,其余为深蓝色至黑色。雌鸟则为温暖的巧克力棕色,下体有白色边缘的羽毛,面部皮肤蓝色,上体棕色。雄鸟全长约70厘米,尾长24-29厘米;雌鸟长约56-57厘米,尾长17-20厘米。
鸣叫特征:马来火背鹇会发出沙哑的“chuckit!”声或柔和的“weep”声,雄鸟还会展示翅膀振动的声音。
生活习性:马来火背鹇通常在热带低地雨林中生活,偏好较湿润的区域,常在森林地面单独或小群觅食。它们主要以浆果、果实、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吃树叶和种子。它们白天活动,群居觅食效率最高时是在落叶层最厚的时候,如泰国-马来西亚半岛的9月至12月。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未知,但据观察,雄鸟在3月、4月、7月和10-12月可能会换羽,这可能与繁殖周期有关。雄鸟有大型淡色脚距。
区别辨识:马来火背鹇与凤冠火背鹇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白色的中央尾羽、红色的腿和蓝黑色条纹的下体。雌鸟与萨尔瓦多雉有相似之处,但可通过面部皮肤颜色、下体斑纹和体型大小进行区分。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马来火背鹇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半岛和苏门答腊北部及中部的低地森林中。
其他:历史上,马来火背鹇与凤冠火背鹇曾被视为同一物种,但在发现二者之间显著的表型差异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和克莱门茨分类系统将其分裂为两个独立的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马来火背鹇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