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冠蜂虎

Rufous-crowned Bee-eater Merops americanus

棕冠蜂虎(英文名:Rufous-crowned Bee-eater,学名:Merops americanus),是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菲律宾(除苏禄群岛外)。其显著特征为深绿色翅膀,浅绿色腹部,以及明显的棕红色冠羽和背部,尾羽中央延长,整体呈现独特的蓝绿色彩搭配。原被认为是蓝喉蜂虎的亚种,但在2014年被IUCN红名单和BirdLife International确认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棕冠蜂虎体长约28厘米(含尾羽流苏)。成鸟拥有鲜艳的外观,头部至背部上部呈棕红色,背部下部、臀部、上下尾羽覆羽为天蓝色,中央尾羽较深的天蓝色,逐渐变暗至外侧尾羽,所有尾羽尖端为黑色;肩羽和翅膀主要是草绿色,内侧三级飞羽部分为蓝色,飞羽黑色尖端,外侧初级飞羽大部分为黑色;眼线和面罩黑色,喉咙两侧天蓝色,其余喉咙、胸部和腹部为黄绿色,向下渐变为天蓝色;下翼覆羽和飞羽下缘淡红褐色。喙黑色,眼睛血红色,腿和脚金色橄榄色。雌雄相似,幼鸟头部和喉咙绿色,缺乏成鸟的延长中央尾羽。

鸣叫特征:发出一系列三声或更多响亮清晰的“phil-ip phil-ip phil-ip”或“pit pit pit”音符,通常在飞行中。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地带及邻近森林区域的空旷地,包括灌木丛和芒草地,常以枯树和电线杆作为栖息点。单独或成小至大群出现,饮食以昆虫为主。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2月至5月。巢穴位于平坦或倾斜地面的约1米长隧道末端,或河岸中,巢内无额外筑巢材料。每窝产3-5枚白色蛋。

区别辨识:蓝喉蜂虎相比,棕冠蜂虎具有明显的棕红色头冠和背部,且成鸟喉部颜色不同,幼鸟则头部和喉咙为绿色,缺乏延伸的中央尾羽。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菲律宾(包括Bohol、Boracay、Cagayancillo、Calicoan、Camiguin Sur、Catanduanes、Cebu、Cresta de Gallo、Culion、Dinagat、Dumaran、Fuga、Guimaras、Leyte、Lubang、Luzon、Marinduque、Masbate、Mindanao、Mindoro、Negros、Panay、Samar、Semirara、Siargao、Sibuyan、Tablas和Ticao),但不包括苏禄群岛。

其他:曾被认为是蓝喉蜂虎的亚种,直到2014年才被正式认定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棕冠蜂虎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棕冠蜂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