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鹞(英文名:Eastern Marsh Harrier,学名:Circus spilonotus),是鹰形目鹰科鹞属的鸟类。中大型猛禽,雄鸟成鸟主要呈现白至浅灰色,翼尖黑色,翼上有浅V字型姿态,雌鸟成鸟则为褐色,分布于西伯利亚中部至中国东北部和日本等地。
外形特征:白腹鹞体长47-55厘米,体重370-780克,翼展119-145厘米。雄鸟成鸟头部、胸部有黑色或深棕色条纹,腹部白色,背部暗色,边缘羽毛白色,尾羽灰色无横斑。雌鸟成鸟整体褐色,胸部有褐色条纹,臀部常呈白色,尾部有4-5条暗色横斑。亚成鸟深褐色,头部和胸部颜色较淡。
鸣叫特征:发出领地‘myuaa myuu kyuii’和‘ke ke’叫声,雄鸟还发出‘pishee pishee’尖叫。冬季通常沉默,偶尔发出柔和的‘kyu-kyu’或‘keeau’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地带,尤其偏好大面积的沼泽或芦苇丛,飞行时保持低空,优雅滑翔,有时悬停。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繁殖于西伯利亚中部至中国东北部和日本,越冬于亚洲东南部至菲律宾、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始于4月,巢由枯枝构成,建于地面,通常位于芦苇丛中,产卵数3-7枚,孵化期33-48天,幼鸟35-40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白头鹞相似,但雌鸟成鸟腰部无大片白色,亚成鸟整体深褐色,头胸沾米白色,与白头鹞区别明显。与白头鹞相比,差异在于头顶和颈背的深色条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
地理分布:繁殖区:欧亚大陆,从西伯利亚中部至中国东北部和日本。非繁殖区:远东东部,覆盖亚洲东南部,南至中国南部,延伸至菲律宾、婆罗洲和印尼苏门答腊岛。
其他:曾被认为是白头鹞的亚种,但在E西伯利亚存在杂交现象。与spilothorax(可能为独立物种)在体型、羽毛形态、栖息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腹鹞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