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伦扇尾鹟(英文名:Peleng Fantail,学名:Rhipidura habibiei),是雀形目扇尾鹟科扇尾鹟属的鸟类。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珀伦岛的山地森林,海拔介于750至1020米之间。拥有橙色前额、黑色‘围嘴’、整洁的白色喉部和黑橙相间的长尾,这些特征使其在同类中独具特色。其鸣声由一系列悦耳下降的哨音组成,叫声则是一声尖锐的‘cheep’音。由于发现时间较晚,对于其繁殖生物学等信息尚待研究。
外形特征:珀伦扇尾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扇尾鹟,头部前端呈锈色,翅膀和尾巴也是同样的色调,尾巴末端三分之一为黑色。其最显著的特征包括干净的白色喉部,与肉桂色下体明显区隔的宽阔黑色胸带,以及灰色胸部上带有黑色斑点。冠部、颈背、耳羽及颈侧为棕色,带有明显的肉桂栗色额头延伸至眼睛上方。喙为黑色,颈部逐渐变为更暖的肉桂锈色,覆盖至背部、肩羽、臀部至尾巴基部的60%。尾巴末端40%为暗灰黑色,仅底部有淡锈色尖端。外侧飞羽主要为深褐色,向内侧逐渐变浅,呈橄榄褐色。所有飞羽有狭窄而鲜艳的锈色边缘,与臀部和下背部颜色一致。翼羽的颜色几乎与内侧飞羽相同,明亮的锈色羽尖向中位和小翼羽方向逐渐增强。下巴和喉咙形成一个被黑色胸斑明确界定的白色三角形。腹部为淡黄色,向两侧和肛羽过渡为更丰富的色彩。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缓慢、刻意的一系列4至6个平缓的金属音符,第一个音符音调上升,之后下降,常在结尾减速,持续时间为2.4至3.1秒,缺乏同类扇尾鹟的叮咚质感。主要叫声为响亮的硬‘cheep’声。
生活习性:珀伦扇尾鹟居住在海拔约750米以上的亚高山和高山森林中,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增多,但在接近珀伦岛最高峰(约1022米)时略有减少。它们似乎全年定居于此,生活方式较为固定。关于饮食和觅食行为的具体细节尚未报道。
生长繁殖:关于珀伦扇尾鹟的繁殖生物学信息目前一无所知。
区别辨识:在珀伦岛上,珀伦扇尾鹟是唯一的扇尾鹟物种,因此在其极小的范围内是无可混淆的。然而,它与锈腹扇尾鹟和塔利亚布岛扇尾鹟非常相似。与前者toradja亚种相比,珀伦扇尾鹟的喉部更洁净,冠部和上背部略微偏暖棕色,黑色胸带下方的灰色斑点较少,尾巴上的黑色部分更广泛。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
地理分布:珀伦扇尾鹟仅限于印度尼西亚东部苏拉威西岛附近的邦盖群岛中的珀伦岛,仅在海拔750米以上的山地森林中出现。
其他:该物种是在2009年至2013年间对华莱士区岛屿进行调查时发现的,是当时最大的鸟类新种发现之一,共发现了10个新种和亚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珀伦扇尾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珀伦扇尾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