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黑耳䳭(英文名:Eastern Black-eared Wheatear,学名:Oenanthe melanoleuca),是雀形目鹟科䳭属的鸟类,小型迁徙性的鸟类,以其独特的黑白对比羽毛和黄色头部及背部为显著特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中南部、东南部至中东地区直至伊朗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冬季迁往非洲东北部。
外形特征:成年雄鸟拥有引人注目的黑色翅膀,与白色背部和头部形成鲜明对比,眼周有黑色面罩,喉部可能为白色或黑色。雌鸟颜色较为柔和,类似雄鸟但以暗褐色代替黑色,头部颜色更深。幼鸟类似非繁殖季节的雌鸟,背部有模糊的条纹,胸部有斑点。繁殖季节雄鸟的上身呈黄赭色,黑色面罩和肩部与之形成对比,尾部中央羽毛为黑色,其余部分白色,下体白色或沙白色。雌鸟上身黄褐色,面罩和翅膀为暗褐色,边缘有淡色。
鸣叫特征:其叫声包括一系列短促的、持续1至3秒的乐句,间隔2至7秒,乐句通常爆发为一串尖锐的口哨声,有时伴有模仿音,甚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也能听到。此外,还有一种由混乱的口哨声组成的长音节,其间穿插着叫声,这种鸣唱类型在冬季栖息地也能听到。
生活习性:栖息于温暖气候下的石质、灌木丛生的地形,包括山丘、林缘地带、橄榄树、仙人掌丛和干旱的草地。在欧洲,它们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最高可达3000米。在非洲越冬地,偏好相对密集的金合欢草原、荆棘灌木丛、河床、烧过的地面等。以昆虫、浆果和种子为食,利用灵活的栖息点进行觅食,甚至会悬停在空中捕捉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3月至6月,在西北非洲;西班牙从4月底开始;希腊从5月初开始;以色列从4月初至7月中旬;亚美尼亚从4月底或5月初开始。在繁殖区内,一些雄鸟实行多配偶制。巢穴位于石头下、岩石悬垂处或草丛中,由茎、苔藓和纤维构成,内衬毛发或绒羽。每窝产卵3至6枚,主要是4至5枚,孵化期13至14天,雏鸟期11至14天,离巢后依赖父母9至22天。
区别辨识:与西部黑耳䳭相比,东黑耳䳭整体更显苍白,上体更少带黄色调,黑色面罩延伸到喙的基部上方。雄鸟黑色面罩和喉咙上的黑色比西部种更多,终止更加突然或成直线。雌鸟整体颜色更冷淡。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
地理分布:繁殖于欧洲中南部至中东至伊朗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越冬于非洲东北部。
其他:自黑耳䳭分拆独立成种,具体详情参见IOC备注。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东黑耳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