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胸佛法僧

Indochinese Roller Coracias affinis

棕胸佛法僧(英文名:Indochinese Roller,学名:Coracias affinis),是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佛法僧属的鸟类。最显著的外部特征是胸部呈紫色,与西棕胸佛法僧相近但颜色更深,背部橄榄色较暗,全身蓝调更浓。广泛分布于尼泊尔东部、印度东北部至中国中南部、马来半岛北部及中南半岛,常出现在轻木麻黄林地、椰林、开阔湿地、稻田边缘等地。

外形特征:体长约30至34厘米,上体呈淡灰绿色,翼上覆羽深蓝,臀部和尾上覆羽紫蓝,尾羽基部紫而末端浅蓝,头顶中蓝,面部、喉部、胸部及腹部中间呈淡灰色,有时略带蓝色条纹或紫晕,腹侧灰蓝。喙黑,眼褐色,腿和脚角黄色。雌雄相似,幼鸟色彩较淡,头部与身体同色,缺乏明显鲜艳色彩。

鸣叫特征:一般沉默,但在繁殖季节会发出尖锐鼻音的‘grrK-grrK-grrK...’系列叫声,结尾声调稍长且缓慢。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地带,如农业景观,常在电线上等显眼处栖息,偶尔缓慢摆动尾巴。基本定居,但有局部迁徙现象,如在缅甸南部仅于9月至翌年5月常见,冬季在不丹向低海拔迁移。食性与西棕胸佛法僧无显著差异,详细资料不详。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至少在泰国-马来半岛为4月至5月,可能更早。巢筑于死椰树上,距地面9至12米高,有时与三宝鸟共享领地,两物种可在相邻树木筑巢。具体繁殖细节资料有限。

区别辨识:西棕胸佛法僧相比,棕胸佛法僧胸部更偏紫色,背部颜色更深,全身色调更蓝。叫声更高且更鼻音。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中国中南部,北至尼泊尔、不丹和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阿萨姆邦),东至中国西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南至泰国半岛和中南半岛。在中国大陆,可见于中南部地区。

其他:随着森林砍伐和城市化发展,数量似乎有所增加。在国家公园如泰国的Khao Yai和越南的Nam Bai Cat Tien等地区有记录。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棕胸佛法僧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棕胸佛法僧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