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地雀

Sharp-beaked Ground Finch Geospiza difficilis

尖嘴地雀(英文名:Sharp-beaked Ground Finch,学名:Geospiza difficilis),是雀形目裸鼻雀科加拉帕戈斯地雀属的鸟类。属于达尔文地雀群体,体重约20克。雄鸟全身黑色,雌鸟则呈带条纹的棕色。该物种分布于南美的厄瓜多尔科隆群岛,包括Pinta、Fernandina和Santiago岛的高海拔地区,曾见于Santa Cruz、Floreana和San Cristóbal等岛屿。

外形特征:体长11至12厘米,体重12.3至20克。尖嘴地雀拥有小型而锐利的喙,比其深度更长,喙基直,赋予了比更细长尖锐的外观。雄鸟几乎全黑,翅膀和尾巴略带褐色,尾下覆羽边缘白色;雌鸟头部至喉部暗橄榄色,上半身有棕色或橄榄灰色边缘,头部有轻微条纹,上半身呈鳞片状,翼部暗棕色带淡黄色边缘,尾羽暗色带灰边,下体有深棕色和淡黄色条纹,尾下覆羽呈白色。幼鸟介于条纹雌鸟和纯黑色雄鸟之间,头部和胸部通常为黑色,腹部和背部有模糊条纹,翅膀比雌鸟更黑,翼覆羽和三级飞羽边缘清晰。

鸣叫特征:雄鸟通常仅有一种歌曲类型,具有显著的地域变化。在Fernandina、Santiago和Pinta的森林基础种群中,歌声节奏和音符结构复杂,频率调制丰富,使用高音调。叫声包括非常高的“tzeeeewwww”。

生活习性:居住于Fernandina、Santiago和Pinta岛的高海拔复杂密集的Zanthoxylum森林中。非繁殖季节,高地种群似乎会迁移到较低的干燥栖息地。以多种食物为食,包括叶子、花朵、仙人掌果肉和昆虫。喂养幼鸟以混合的节肢动物、水果和种子为食。饮食随季节变化,种子大小与喙大小相关。

生长繁殖:高地种群主要在雨季繁殖。雄鸟建造球形巢,入口朝上侧,由干草和植被制成。一窝通常有4枚蛋,蛋壳呈白色,带有粉红色或棕色斑点;孵化期约为12天(10至14天);雏鸟期为13至15天(11至17天)。

区别辨识:喙的形状是最显著特征,细长而尖,喙脊直,较其他地雀(如小地雀)更为细长。雄鸟黑色羽毛与幼鸟或雌鸟褐色纵纹体羽形成明显对比。雌鸟的喉部及下体纵纹粗显,眼圈上部淡色为鉴别特征。幼雄黑头与模糊腹部斑纹的组合区别于成雄与雌鸟。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包括Pinta、Fernandina和Santiago岛的高海拔地区,以及Genovesa、Darwin和Wolf等岛屿。在Fernandina、Santiago和Pinta的高地繁殖,之后分散到较低的干燥栖息地;在较小、较低的岛屿全年生活在干旱地带。

其他:曾被认为与吸血地雀和Genovesa地雀为同一物种的亚种,但现在已被国际鸟类学家联盟视为独立物种,尽管其他分类系统仍将其视为同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尖嘴地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尖嘴地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