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鹿加鹰

Moluccan Goshawk Accipiter henicogrammus

摩鹿加鹰(英文名:Moluccan Goshawk,学名:Accipiter henicogrammus),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别名:灰头鹰鹰,大型暗灰色鹰科鸟类,具有深赤褐色的下体,包括成鸟的条纹大腿。黄色的眼睛、喙基和腿。幼鸟上方斑驳的棕色,下方有粗厚的条纹。栖息于从低地到山地的森林中,不翱翔,通常被观察到停歇。2010年被列入鸟类红色名录。

外形特征:摩鹿加鹰体长37至48厘米,翼展64至75厘米,属于中等到较大的鹰属物种,拥有厚重的喙。成鸟上体呈深灰色,下体赤褐色,尾部有不明显的深色横带。幼鸟上方强烈条纹,下方亦然,头部有白色条纹,背部和翅膀覆羽上有白色横条,裸露部位更绿且更淡。雌鸟比雄鸟大2至20%。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穿透力强、加速的一系列哨声,‘kwe-ke-ke-ke-ke-ke-ke’。

生活习性:居住在从海平面至1300米的森林内部,偶尔出现在森林边缘。似乎定居,但幼鸟可能有一定范围的游荡。以蜥蜴、小型鸟类(包括幼年的暗色林鹑)、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如蚱蜢)为食,狩猎方式是在隐蔽的栖木上等待,然后快速突袭猎物。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的信息目前未知。可能不会使用展示飞行,未曾报道过翱翔。

区别辨识:红颈雀鹰杂色鹰相比,成鸟缺乏赤褐色颈圈,且下体更深的赤褐色。比赤腹鹰大得多,上体、下体和下翼颜色更深。幼鸟与红颈雀鹰和Variable、Meyer’s Goshawks的幼鸟不同,因为它们有条纹而非斑点。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CITES II。在印尼北马鲁古特有种鸟区,数量看似不多,但可能比想象中普遍。初步估计成熟个体数量可达10,000只。主要威胁是森林砍伐导致的生境丧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尼的摩罗泰岛、哈马黑拉岛和Bacan(北摩鹿加群岛)。在繁殖区域和非繁殖区域没有明显差异。

其他:主要威胁是商业伐木、森林清理以建立油棕、咖啡、橡胶和木材树种的种植园,以及小规模的农业迁移、采矿和定居。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摩鹿加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摩鹿加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