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黄雀鹀

Citron-headed Yellow Finch Sicalis luteocephala

黄头黄雀鹀(英文名:Citron-headed Yellow Finch,学名:Sicalis luteocephala),是雀形目裸鼻雀科黄雀鹀属的鸟类。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西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黄色的头部和胸腹部,与灰色的羽毛形成鲜明对比。

外形特征:成年黄头黄雀鹀长约13至14厘米,拥有略长的尾巴和短而微弯的喙。雄鸟的脸部呈黄色,有一条狭窄的深色眼线,与灰暗的后冠和颈背形成对比。上身至尾基部为坚实的灰色,黄色从脸部延伸到喉咙和胸部中央,侧面的胸部和两肋为灰色,这种灰色延伸至臀部,隔离了黄色的下体。翅膀为灰白色,肩部(小翼羽)可能在新羽毛时带有黄色光泽,大翼羽和中翼羽的边缘以及次级飞羽和初级飞羽的边缘为黄色,这在收拢的翅膀上形成了黄色的闪光。尾羽为灰色,尾羽根部边缘为黄色。虹膜为深棕色,喙为暗蓝灰色,腿为粉红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脸部和下体的黄色较为暗淡,上体更偏向褐色灰色,两肋颜色较浅。幼鸟比雌鸟更暗淡,上体为淡褐色,翅膀边缘为肉桂色,喉咙和胸部为淡黄色;亚成鸟类似于雌鸟,但下颚基部为橙黄色。

鸣叫特征:黄头黄雀鹀的鸣声悦耳且旋律优美,音符重复得相对较快,随后切换到另一系列重复的音符,类似“chwip-chwip tuup pik-pik-pik-pik tp chipa chwip-chwip chupip chupip chupip tzp tzp pik-pik-pik...”,与金翅雀(Carduelis)的鸣声相似。鸣唱可能持续数秒,但长度变化较大,复杂程度也因所使用的音节数量而异。飞行叫声包括觅食时的双音节“clep-clep”或“chuck-chuck”,还有柔和的“huit”声;其他叫声包括短促的嘶嘶声和叽叽喳喳声,警报声为短促的“tret”。

生活习性:黄头黄雀鹀偏好开阔的栖息地,如沙漠、砾石地带和路边,常形成群体,有时与其他种类的黄雀鹀混群。它们的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高海拔灌木丛。

区别辨识:亮腰黄雀鹀相似,但黄头黄雀鹀的下体大部分为灰色。此外,黄头黄雀鹀的翅膀明显短于亮腰黄雀鹀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玻利维亚(科恰班巴、圣克鲁斯西部、丘基萨卡、波托西省和塔里哈)和阿根廷最北端(胡胡伊省)的安第斯山脉。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头黄雀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头黄雀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