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刺花鸟

Chestnut-bellied Flowerpiercer Diglossa gloriosissima

栗腹刺花鸟(英文名:Chestnut-bellied Flowerpiercer,学名:Diglossa gloriosissima),是雀形目裸鼻雀科刺花鸟属的鸟类。是南美洲特有种,仅分布于哥伦比亚西部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地区。这中等体型的刺花鸟,拥有独特的黑色外观和醒目的栗色腹部,肩部有一片银蓝色斑块。在少数地点甚至会光顾蜂鸟喂食器。

外形特征:成年栗腹刺花鸟体长约14厘米,体重约14克。雄鸟上部和下部主要呈光泽黑,翼上覆羽银蓝形成小三角肩斑,尾上覆羽光泽黑中混有石板灰色,胸部至腹部及尾下覆羽为鲜艳的栗红色,侧面有时隐约带有黑色斑点。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臀部更显蓝灰。幼鸟比成鸟暗淡,头部、喉咙和上体呈暗棕色,下体较暗的栗色中混合着深棕色。

鸣叫特征:其鸣唱显著缓慢且音调较低,由一系列高音穿透性的半音乐性音符与略带金属质感的音符交织,音调复杂升降,例如“chut, chet-chet-chee-sa’wee, sa-wee-tu-tu-tslee-chet-tslee, chet, chet chee, chut, sa-wee...”,有时可连续近30秒,之后放慢速度,短暂犹豫后可能再次开始。

生活习性:栗腹刺花鸟栖息于接近树线的湿润和潮湿的高山灌木丛及矮林中,活动范围仅限于树线生态过渡带附近。以花蜜为主食,偶尔竞争领土,与黑喉刺花鸟在至少一个地点相互排斥。飞行特点和活动范围未知。

生长繁殖:繁殖期发生在2月和8月,证据包括处于繁殖状态的雌鸟和筑巢行为。具体繁殖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

区别辨识:与其他刺花鸟属物种相比,栗腹刺花鸟具有更为鲜明的银蓝色肩斑和栗色腹部。亚种boylei的臀部和尾上覆羽颜色更为对比明显,侧面更干净的栗红色。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该物种分布于哥伦比亚西部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包括安蒂奥基亚省的帕拉米罗山脊、帕拉米诺山脊、贾尔迪恩地区、太阳山脊、法拉隆内斯德尔奇塔拉;考卡省的皮钦查山脊和波帕扬西南部;乔科省的安迪维亚鸟保护区;里萨拉尔达省的蒙特祖马山国家自然公园塔塔玛地区。在某些地区,如蒙特祖马山,它们可低至2400米高度。

其他:人类定居点扩张和相关森林砍伐、火烧现象,特别是在塞罗帕拉米罗附近,以及塞罗蒙奇克山顶附近的通讯设施和军事活动,被视为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栗腹刺花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栗腹刺花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