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锥嘴雀

White-bellied Dacnis Dacnis albiventris

白腹锥嘴雀(英文名:White-bellied Dacnis,学名:Dacnis albiventris),是雀形目裸鼻雀科蓝锥嘴雀属的鸟类。体型娇小、羽色鲜明。雄鸟通体钴蓝色,腹部纯白,眼周具黑色面罩,虹膜亮黄;雌鸟橄榄绿褐色,腹面较淡。该种分布零散而广阔,见于南美西部及中东部亚马逊低地,偏好湿润森林林冠及边缘,常混群于多种唐纳雀群中活动。

外形特征:体长10–10.9厘米,体重11–11.5克。雄鸟头顶、后颈、背、喉、胸亮钴蓝;具黑色面罩,范围止于耳羽后缘;肩羽黑色,形成钴蓝背面的黑色镶边;胸至尾下覆羽雪白,体侧常带淡灰及淡蓝斑点;翅上覆羽及飞羽黑色,外缘钴蓝;尾羽黑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至绿色,下体黄绿,喉部灰白;虹膜橄榄褐而非黄色。幼鸟似雌鸟,但覆羽更褐,雄鸟幼鸟飞羽及尾羽更黑。两性羽色在紫外光谱下差异显著。

鸣叫特征:鸣声高而细,主调为“see-suleleee”,夹杂断续的“tzet tzaleet saleet't't't't't”,各句间隔1–3秒。厄瓜多尔及秘鲁地区的叫声为下降的高音“tseew”,可快速重复。飞行离树时发出轻柔的“seeeee”。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热带常绿林及林缘,海拔多在250–1000 米,尤以400 m以下最常被记录。偏好白砂草原、稀疏矮灌林及冲积林等相对贫瘠生境。常成3–10只的小群或成对活动,喜与多种唐纳雀、蜜鸟、鹎等混群在林冠至亚林冠穿梭觅食。以浆果、花蜜及飞虫为食,悬停或倒挂于复叶端部啄食,频繁往返高树与结果灌木之间。

生长繁殖:目前缺乏巢、卵及繁殖季节的详细描述。推测繁殖习性与同属近似,筑开口杯状巢于树上。

区别辨识:雄鸟与黑脸锥嘴雀相比,羽色更深钴蓝而非青绿,黑面罩不延伸至后颈,背部钴蓝而非黑色;与青绿靓唐纳雀相比,具黑面罩及黄色虹膜;与花脸靓唐纳雀相比,上背钴蓝而非黑色。雌鸟较黄,虹膜暗橄榄褐,与黑脸锥嘴雀黄腹锥嘴雀雌鸟相比色更黄且虹膜色深。

保护现状:IUCN: 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及非繁殖区均位于南美亚马逊流域低地:自委内瑞拉西南部向南及西延伸至秘鲁东北部,并向东零星记录于巴西亚马孙州帕拉州等地。主要见于哥伦比亚中部、厄瓜多尔南部、秘鲁东北部、巴西北部及委内瑞拉南部。

其他:本种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曾被视为独立属 Hemidacnis。其学名源自希腊“Daknis”(埃及一种未详鸟)及拉丁“albus-白色”、“venter-腹部”,均指向雄鸟显著的白腹特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腹锥嘴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腹锥嘴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