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颈靓唐纳雀(英文名:Blue-necked Tanager,学名:Stilpnia cyanicollis),是雀形目裸鼻雀科 Stilpnia 属的小型而醒目的雀形目鸟类。其特征为蓝宝石般闪耀的头部和肩部的稻草色,背部与胸部则呈黑色。该鸟种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从委内瑞拉西部至玻利维亚中部的山麓和低山森林中。此外,巴西亚马逊低地也有零星分布,但在该区域较为罕见且局部化。蓝颈靓唐纳雀以成对或小群体的形式活动,常跟随混合物种群在树冠层觅食,出现在森林、边缘地带及花园中。
外形特征:蓝颈靓唐纳雀身长约12厘米,体重约17克。头部、颈背及喉咙呈现明亮的蓝色,背部与胸部为黑色,翼羽覆羽为铜黄色。臀部颜色因地理位置而异,一般为银绿色或稻黄色,而在厄瓜多尔西部的亚种则为蓝色。腹部为淡蓝色。雌雄外观相似,但雌鸟的头部蓝色较淡,颈部有黑色斑点。幼鸟则呈现灰褐色,缺乏成鸟的鲜明色彩。
生活习性:蓝颈靓唐纳雀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湿润的低地和山地森林,偏好高度退化的前森林环境。它们的饮食以果实、浆果、花朵和昆虫为主,有时也会在空中捕食昆虫。飞行特点灵活,活动范围广泛。
生长繁殖:繁殖期,雌鸟会用苔藓筑造杯状巢,通常藏匿得很好,平均产下2枚带有棕色斑点的白色蛋。孵化期大约为13至14天,雏鸟在15至16天后离巢。亲鸟会以昆虫和果实喂养雏鸟,有时会有帮手协助。
区别辨识:与蓝颈靓唐纳雀最相似的是花脸靓唐纳雀,但后者腹部为白色而非蓝色,肩部颜色更浅。金头靓唐纳雀有硫磺黄色的兜帽包围着蓝色的脸部,翼羽覆羽为蓝色而非黄色,腹部为白色。雄性红腿锥嘴雀虽外观类似,但体型较小,喙更细长,翼羽覆羽及脸部为黑色,下体全黑,虹膜红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包括委内瑞拉西部至玻利维亚中部的山麓和低山森林,以及巴西亚马逊低地的东北部玻利维亚和巴西中央地区的零星分布。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颈靓唐纳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颈靓唐纳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