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鹰

Tiny Hawk Microspizias superciliosus

侏鹰(英文名:Tiny Hawk,学名:Microspizias superciliosus),是鹰形目鹰科 Microspizias 属的鸟类。体型小巧,雄鸟约20厘米,与星椋鸟相仿,而雌鸟略大,可达26.5厘米。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自尼加拉瓜延伸至阿根廷北部。其显著特征为细密的腹部条纹,深色头冠,以及相对较短的尾巴。

外形特征:侏鹰的成年雄鸟呈暗灰色,脸部带有斑驳的灰色,眼眉淡灰,黑色的冠羽和颈背。白色腹部覆盖着细致的灰色条纹,除无标记的喉咙外。尾巴较长,带有三个较浅的灰色带。成年雌鸟相似,但背部偏棕色,腹部偏黄,下方的条纹为棕色。黄色的蜡膜和腿脚,尖喙呈灰色,成年个体的眼睛为红色或红棕色。幼鸟有两种形态:棕色和赤褐色。棕色形态的鸟背部深色,腹部白色,重叠着肉桂色条纹;赤褐色形态的鸟背部更偏栗色,腹部条纹为赤褐色,头部较暗,尾巴更鲜艳。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高音且略带颤音的连续20至30个音符,音调不一。初始音符加速后,转为稳定的节奏,可描述为一系列的'caucau-ca-ca-ca'或'keer-keer-keer'。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雨林,高度可达1800米,但主要在800米以下。偏好边缘开阔地带,如大块空地旁的森林碎片和次生林。清晨或傍晚会在高处的开放枝干上晒太阳,一般单独出现。猎食鸟类,尤其是蜂鸟和小型雀形目,有时也会捕食啮齿类和蝙蝠。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因地理位置而异,从巴拿马到哥伦比亚,大约在2月至6月之间;在南部地区,可能在10月至1月。它们建造棍状巢,有时位于高树的树冠中。已知的一次记录显示,一对侏鹰在委内瑞拉利用了旧的黑领鹰巢。雌鸟产下1至3枚蓝白色带轻微棕色斑点的蛋。

区别辨识:与半颈鹰的区别在于腹部条纹更细,且颈部缺乏明显的浅色环。幼鸟有两色型:棕色和赤褐色,后者在背部和翅膀上有暗色条纹,腹部为红褐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具体包括尼加拉瓜至阿根廷北部,以及中间的国家和地区。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和次生林中较为常见。

其他:尽管记录稀少,但其分布范围广阔且适应次生林环境,暗示物种短期内并无生存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侏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侏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